正文

《怅望山河》拦江成湖,蓄起来的不只是水(4)

怅望山河 作者:朱幼棣


三峡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在所有报道中,几乎都是一面倒地赞扬。这份建议引起了国务院领导和国家环保局的重视。邹家华副总理作了批示:“我想向长江排污造成江水污染,即使没有三峡工程也是存在的,造了三峡工程以后,由于流速降低,这个地段污染的后果反映为加重。因此污染问题一定要引起重视,要研究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予以治理。”并请有关地区和部门的负责人参阅。

这份内参经邹家华副总理批示后,为后来建设三峡库区水环境监测系统发挥了积极作用。国家环保局在重庆召开了相关会议,这份内参作为会议的参阅文件。会后决定建立三峡环境监测网。

此后,随着三峡工程的建成并蓄水,1993年“预言”的库区污染加重引起的生态问题,已经被证实--在此期间,国家对三峡库区各城市污染的治理,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但污染加重问题并未根本解决。

2001年7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就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的生态环保问题说:“由于长江上游生态环境保护不力,天然林保护工程以及退耕还林工作没有跟上,水土流失严重,泥沙大量流入长江,污染问题也很突出。目前,仅重庆段每年向长江排放污水就有约13亿吨,其中生活污水3亿多吨,工业污水近10亿吨,生活污水处理率只有10%;工业固体废弃物每年排放为743万吨,其中危险废弃物达40万吨;累积堆放在长江两岸的废弃物达3000万吨,175米水位线以下生活垃圾堆放量达250万吨,这在蓄水前都需要清理。重庆是四川盆地的最低点,是个‘漏斗口’,长江上游流域包括四川和云南、贵州的一部分,排放的废弃物和污水都要流入库区,数量相当惊人。另外,还有流入库区水域的大量化肥、农药和其他有机质。如果不加以治理,将来三峡库区的生态环境势必严重恶化,变成‘臭水坑’‘垃圾塘’。加强长江上游生态环保建设,治理库区生态环境,必须加大投入。”(《朱镕基讲话实录》,第四卷)

——我写这篇内参的1993年,重庆年排入长江的生活与工业污染只有5.5亿吨,到总理讲话时的2001年已经增加到了10亿吨。而2012年呢?

2005年,水利部副部长索丽生说:“库区水体的纳污能力随着三峡水库蓄水位升高而不断降低。蓄水前,三峡库区水体的自净能力较强,纳污能力大于现状污染物排放量,水质能满足水功能区的相应要求,但随着蓄水位的增高,水流流速降低,水体自净能力下降,纳污能力变弱,当蓄水位为135米时,三峡库区水体能容纳的COD(化学需氧量)就已小于现状排污量;而当蓄水位达到175米时,三峡库区水体能容纳的氨氮,也小于现状排污量。这充分说明,尽管闸坝本身不产生污染物,但闸坝会降低水体自净能力,从而使污染问题凸显。三峡库区的水质监测表明,三峡工程蓄水以来,一些支流和库湾多次出现‘水华’,而且出现频率呈增加趋势。一座大坝可产生如此影响,淮河流域5400余座水坝会加剧淮河污染也可以理解了。”(索丽生:《闸坝与生态》,《中国水利》,2005年第16期)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