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一转眼到了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也就是四十年后。当然这时候的曾国藩已经不再人世了,他的继任者不是别人就是曾经的学生李鸿章。李鸿章成为这个时期清朝的重要人物,身份是两广总督。而这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洋人又一次把皇帝的家折腾了个底朝天,慈禧太后带着光绪帝灰头土脸地跑出了北京,一路向西逃向西安。朝廷也向各地发送了“勤王”指令,这个情况与当年曾国藩遇到的情况一样,这次李鸿章选择的依旧是“消极救驾”。还是那句话,并不是李鸿章不忠君,他考虑到北中国已经乱成一锅粥了,南方却很难太平,如果各地盲目北上,极有可能造成全国的混乱。于是李鸿章联合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多地官员上奏要求“东南互保”,意思是各省不参与战争,从而保证本地的稳定。朝廷对于这些“消极救驾”的封疆大吏们也没有办法,谁叫他们说的有理呢。而且朝廷又一次任命李鸿章为直隶总督,就是让他和八国联军谈判,李鸿章只好一个人去北京救驾。没想到,这竟然是李鸿章人生的最后旅途,在北京他耗尽心智,最终死在北京,算是为他两次“不救驾”做出了总结——为国死而后已,其实更多地身不由己。
如果你想知道到底曾国藩、李鸿章这对师生为大清朝做了些什么,那就关注崇效天的《仕途·师徒——曾国藩与李鸿章》这本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