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学询:孙中山敲定的总统候选人
一
在中国近代史上,杭州西湖国宾馆发生过两件大事:1954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在此地写成;1972年,《中美联合公报》在这里草签。此外,这里还接待过包括毛泽东在内的国家领导人以及很多国家的元首。而在一百多年前,这个地方名叫“水竹居”,主人是刘学询。
刘学询这个人谈不上妇孺皆知,但他结识的人和做过的事却大都是我们熟知的。1855年刘学询出生在广东香山,离孙中山的老家也就二十来里路。因为祖上是经商的,家境比较殷实,所以他小时候没少折腾,习武练剑、飞鹰走马样样精通。刘学询12岁的时候,家中挂着一条幅:“不扫一室”,意思是要“扫天下”。然而如果按照今天素质教育的标准来看,刘学询绝对算是个模范,玩归玩,人家的学习可从来没有落下。
他24岁中举,7年后又考中进士,是广东文坛的“四大金刚”之一。顺风顺水的刘学询中进士后被分配到国家中央机关翰林院,成了一名令人眼红的“公务员”,并逐渐升为候补道台。但他对此并不满意,铁饭碗虽然稳,可毕竟是铁的。
在“候补”的“官道”上,刘学询只看到了绝望,终于,他选择了“下海”经营,在广州包办“闱姓”彩票。所谓“闱姓”,就是利用科举考试,竞猜中榜者,也叫“卜榜”。清政府对这种公然践踏神圣抡才大典的行为自然是明令禁止,“闱姓”只好转入地下。其实,对内忧外困的清政府而言,很多法令形同虚设,执法人员更是睁只眼闭只眼,只罚款、不取缔,既能补充军饷,又能中饱私囊,何乐不为?后来,加上彭玉麟、张之洞、李翰章、李鸿章等晚清名臣的“鼎力支持”,政府干脆将其招安改编成了“官督民办”,成了大清的又一“公益事业”和财政收入增长点。刘学询作为这一行业的骨干,上缴的彩票税甚至影响到政府的收支:“其金钱势力以左右士子之成败,及官吏之进退,典试者莫不仰其鼻息。”
迅速暴富起来的刘学询以杭州胡雪岩为榜样,娶了十二房美妾,并在广州西关荔湾建起了一座“刘园”,极度奢华。因此,他很快为自己赢得了“刘三国”的称号,即“文可华国,富可敌国,妾可倾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