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什么马克思在中国能成功》作者简介

为什么马克思在中国能成功 作者:庄福龄


作者:庄福龄,我国在哲学教学和科研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哲学家,是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的带头人和开拓者之一。六十多年来,他一直在高校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和研究工作,先后主讲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史、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毛泽东哲学思想、哲学原著、历史唯物论专题等课程。

作者:聂锦芳,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课题组主要成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理事兼副秘书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理事,入选北京市新世纪社会科学“百人工程”。

马克思一贯认为经济决定政治,恩格斯把发现唯物史观作为马克思的两大贡献之一。是否可以说马克思是一个经济决定论者?现阶段中国是否只注重物欲,忽视文化和精神方面的问题?

作者:张新,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导师,哲学博士,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室主任。中共马克思主义学院分党委委员,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北京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与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全国高校马克思主义学科研究会副秘书长。

作者:袁吉富,男,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哲学博士,副教授。现任哲学教研部兼职教师,北京市哲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兼职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当代发展理论、当代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观。

作者:陈志尚,男,1935年5月生于上海,原籍江苏省常州市,汉族。现任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人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中国人学学会会长,中国人权研究会常任理事,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列宁哲学研究会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历史研究、人学基础理论研究。

作者:黄继锋,男,1982 年和 1986 年在南京大学分获哲学学士和哲学硕士学位。 2002 年在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先后任职于福建省军区政治部、原国家劳动人事部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马哲史学会理事。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项目“经典作家论辩证唯物论与历史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编写组成员。

作者:秦宣,男,1985毕业于湖北大学政法学院,获法学学士;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获法学硕士学位,199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获法学博士。1991年留校任教至今,主要研究领域为政治学理论、科学社会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作者:杨奎,哲学博士,研究员。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研究所所长,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全国党建研究会特邀研究员,北京市科学社会主义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大学“职业道德与职业精神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作者:侯衍社,男,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哲学博士后,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经典作家论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教材编写”课题组成员,北京市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主要学术著作有《“超越”的困境--“第三条道路”价值观批判》、《马克思的社会发展理论及其当代价值》,参编著作多部,公开发表学术理论文章50余篇,其中多篇被《新华文摘》、《北京大学学报》、《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全文转载或摘登。主持和参与重要科研项目20多项,多次获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作者:张云飞,男,哲学博士,1996年6月,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2001-2002学年,为韩国高等教育财团国际学术交流项目当选学者,韩国成均馆大学韩国哲学系招聘研究教授(高级访问学者)。现为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博士生导师(兼硕士生导师)。 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入选者,北京市新世纪社科理论“百人工程”入选者。中国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中宣部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所特约研究员。

作者:梁树发,男,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博士。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发展史、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和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现任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教学与研究》杂志主编、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历史唯物主义学会常务理事、复旦大学当代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学术委员、河南大学、华侨大学兼职教授、《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编委。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