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金融与好的社会》第2章 投资经理:他们是如何拿取高额报酬的(9)

金融与好的社会 作者:(美)罗伯特·席勒


耶鲁金融集团的威廉·戈兹曼和他的几位同事做过一个专门的模型,模拟的就是如果投资经理要在数年间一直通过创造高回报框住投资者,并且从中收取投资所需各种费用,而在基金最终将要衰败时拔腿走人这种情境下所需要采用的最优策略。这种恶意谋划的策略会造成“尾重风险”,即风险集中在投资回报分布末端的情形,换句话说,也就是招来投资者或许根本无法遇见的极其罕见的“黑天鹅事件”,而这些风险一旦爆发必然是剧烈的。在投资组合存续期间,基金仍然能依赖稳健良好的收益向投资者收取费用。这种最佳策略需要在投资组合中加入对期权的投资,这样做可以及时卖出任何(极少发生的)异常高企的组合收益(卖掉投资组合的价外认购期权),同时也在短期内从任何(极少发生的)异常低迷的组合收益中获得双倍收益(卖掉投资组合的价外认售期权)。

只要投资公司披露自己的意图,他们就能合法地鼓捣这些鬼把戏。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一家名为“整合投资管理公司”的私人投资公司由曾经身为生物学家的康拉德·赛格尔运作,他宣称自己的夏普系数极高,但同时也披露了该公司正在从事一些与非常见金融衍生品相关的业务。根据戈兹曼和他的合著者的记述,整合投资管理公司通过大规模出售美股指数价外认售期权,并隐性地在对冲基金中建立做空头寸的方式操纵公司的夏普系数,使其几乎逼近了理论最优值。他们的人为操纵还是取得了效果,该公司成功说服了芝加哥艺术学院向其投资4 300万美元。2001年股票市场崩盘之后,芝加哥艺术学院账面亏损至少2 000万美元,因此也将整合投资管理公司告上法院。在随后的审理中,整合投资管理公司被认定有一系列违反证券法的行为,但是并没有因宣传极高的夏普系数而受到制裁。

这个例子说明投资不能仅看数字。整合投资管理公司的账面一直看上去很不错,但是这些优势都是障眼法。其他采用同样策略的公司不一定要在期权上做文章,也能把这个迷魂阵摆得比它好。这也就是为什么不能光看历史最高业绩,或者夏普系数,或者其他任何所谓的证明数据就把资金全部交给一家投资公司的原因。这些高高在上的数字或许证明的是投资经理能力之外的一些事情。人们可以通过一段时间内运作基金的人的总体行为判断其是否为人正直,也可以通过其他线索看清他们的行为。品格是很重要的,不论好与坏,它们总会在一些公司的声誉中被折射出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