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札记】
早闻熊玠教授不修边幅、亲切自如,是颇有古士子之风的敦厚长者,2011年11月7日的拜访的确让我心有同感,而其对中国问题的认知又往往触动同为炎黄后人的心弦,尤感心有戚戚焉。
熊玠教授介绍说,自己1955年毕业于台湾大学,1958年来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和纽约大学教授比较政治、国际法与国际政治,1987年曾与邓小平会谈达6个小时之久,涉及国际大势、美苏关系、美国外交、中国外交、两岸关系等,据传是邓小平最为看重的境外学者。熊 教授曾问邓小平,如果中国的改革出现量变到质变,该怎么办?邓小平回答说:想过,我们这一代就是要把经济搞上去,下一代要把文化搞上去,再一代把政治搞上去。2005年,胡锦涛提出政治民主的构想,温家宝提出“风雨无阻,至死方休”,看起来邓小平的思想正在落实之中。以其对中国改革开放几十年的远距离观察和深入实践,熊 先生确信地指出,中国共产党处于中国宏伟目标的核心,中国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但是却不失其方向,因为党在指挥方向。按照西方的标准中国没有平面的民主,但是中国有立体的民主。
熊玠教授强调,中国进入第二次崛起的时期,第一次崛起的国家大都依靠侵略崛起,而中国第一次崛起并未采取侵略措施,第二次崛起也不会采取侵略做法。他认为关于中国的几个核心问题是:中国文化为什么延续如此长久?为什么儒家被选为国教?中国封建之后为什么没有走向资本主义社会?为什么西方文化到中国后一蹶不振,导致共产主义兴起?为什么中国模式起作用?对这些问题的回答蕴含着对中国未来走向的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