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游客往往会将生活在里约热内卢的穷人与他们在其他地方见过的穷人(比如美国贫民区里的居民)进行对比,后者的生活条件无疑要好得多。但这种对比是错误的,这些贫民窟中的居民通常没有去洛杉矶生活的选择权。因此,应该把他们与外国游客基本上看不到的、生活在巴西农村地区的穷人进行对比。里约热内卢有大量的贫困人口,但它与巴西东北部农村的情况是完全不同的。最近的一份研究报告称,90%的里约热内卢居民1996年的月收入在85美元以上,但东北部农村地区只有30%的人口生活在这一贫困线以上。
即使与最为悲惨的城市贫困人口相比,农村地区的情况通常仍然更为糟糕。尼日利亚的首都拉各斯经常被描述成“一个极端被剥夺的地方”。但实际上,拉各斯的极端贫困率在按照这座城市较高的物价水平进行调整之后,仍然不到尼日利亚农村的一半。大约3/4的拉各斯居民可以喝上安全的饮用水。这一比例看起来低得让人感到恐怖,但它却远远高于尼日利亚的任何其他地区——后者的水平通常不足30%。加尔各答也被认为是“一个严重被剥夺的地方”,但这座城市的贫困率为11%,而西孟加拉邦农村地区的贫困率则为24%。近些年来,10%以上的西孟加拉邦的农村居民面临着食品短缺的问题,而城市居民的可比数据不足1%。
城市和城市化不仅与更加繁荣的物质有关。在较为贫穷的国家里,城市居民表示他们的生活也更为幸福。通过对25个较为贫困的、人均GDP不足10,000美元的国家的抽样调查,我得到了有关城市居民和非城市居民自我报告的幸福指数调查结果。我发现,表示他们生活得非常幸福的城市居民所占比例较高的有8个国家,较低的则有7个国家。表示他们生活得非常不幸福的非城市居民所占比例较高的有16个国家,较低的则有9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