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鼓励军团兵建造石结构城堡的同时,身穿军装的图拉真接见了达契亚使节。跪在皇帝面前的这位达契亚人戴着圆圆的毡帽,穿戴也很整洁。也许因为知道此人与之前的那些达契亚使节不同,士兵们正远远地注视着这边。因为如果这是达契亚国王派来和谈的正式使节的话,那么战争很可能就要拉上帷幕。
事实上,这位使节正是达契亚国王德凯巴鲁斯派来请求和谈的。为了交涉和谈的条件,图拉真也向国王派去了自己的心腹苏拉和近卫军团长官利维亚努斯为使节。不过,图拉真记功柱上没有记录下这一段细节。由于罗马提出的条件和达契亚方面提出的条件相去甚远,谈判破裂,战争再度降临。这时传来了自东而来的、由卢修斯指挥的第二路军已经临近目的地的消息。
(41)决战好像进行了不止一次,原因是达契亚方面没有投入全部兵力。国王德凯巴鲁斯不想与罗马军队主力发生正面冲突。然而正因为如此,感觉罗马方面的进攻都是被迫的,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达契亚军队采用了游击战术。当他们来袭时,罗马军队奋起击退他们,然后投入基础设施的建设,当敌人再次来袭时,士兵们再度投入战斗,战斗结束,再继续基础设施的建设,如此反复。总指挥图拉真的军事风格不像恺撒那样以采用出其不意的战术见长。他更擅长采用张开大网,再一点一点稳稳收紧这一类型战术。图拉真记功柱的浮雕也忠实地呈现了这一情形。当时的罗马人即使没有参加战斗,也能充分理解图拉真的这一战术。犹太战争期间,韦斯帕芗皇帝利用的也正是这种战术。
就像30年前的犹太战争已经显示出来的那样,一旦罗马军队开始收拢包围圈,没有一个对手可以与之抗衡。看到一车车沿自己修建的道路运来的军粮,又看到一个接一个城堡被攻克,罗马军队士气大振。相反,达契亚士兵或在战斗中被杀,或在城堡被攻陷之时,无处藏身,只能向首都方向拼命逃窜。城市一旦被围,不管愿不愿意,只能面对决战了。
(42)这次决战罗马军队投入了全部战斗力。达契亚士兵在后方督阵的国王德凯巴鲁斯的指挥下也奋勇作战。只是,尽管已经进入决战阶段,但是罗马军队没有采用在开阔平原的战斗中通常采用的会战战术。这是因为罗马人注意到达契亚还是一个未经开发之地,森林地带一直延伸到距离首都不远的地方。浮雕上呈现的场景也证实了这一点。因为,达契亚士兵也像罗马士兵一样,一边砍伐森林一边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