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阵,我在用小野鸭做试验,想要搞清楚一个问题:为什么人工孵化出来的小野鸭很胆小怕人,而人工孵化的小灰雁就不怕人。小灰雁会把出生后看到的第一个生物视做母亲,信任它,一直跟着它。可是小野鸭却不这样。如果我把刚孵出来的小野鸭从孵卵器取出来,它们会无一例外地从我身边跑走,紧紧缩在最近的角落。为什么呢?我记得自己曾用美洲家鸭孵化一窝野鸭蛋,后来小野鸭也不接受这位继母。它们的羽毛刚刚干燥,就从继母身边跑开,我费了不少气力,才把这些又哭又闹的孩子全逮住。不过,我还用一只又白又肥的家鸭孵出过一窝小野鸭,这些小玩意就非常开心地跟在继母后面,好像跟着亲生母亲一样。肯定是她的叫声中有什么奥妙,因为从外表上看,家鸭和美洲家鸭的长相都与野鸭相差很大,而家鸭和野鸭(当然,家鸭由野鸭驯化而来)的共同点是叫声一样。在驯化的过程中,尽管家鸭的羽毛颜色和体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它的声音几乎未变。结论很清楚:我必须像野鸭妈妈那样呱呱叫,才能让小鸭子跟着我跑。
说到做到。那天是圣灵降临节(复活节后第50天),刚好有一窝野鸭蛋该孵化了,我把蛋放在孵卵器里,等到幼雏的毛干了,就开始亲自照顾它们,我极力模仿野鸭妈妈呼唤幼雏的声音,对着它们呱呱叫。这样连续叫了半天,我的叫声奏效了。小野鸭满怀信任地盯着我,这次显然不怕我了,这时我一边呱呱叫,一边缓慢地走开,它们也乖乖地动身,挤作一团,小跑着跟在我后面,就像小鸭跟着妈妈那样。毫无疑问,我的理论得到了证实。新孵出的小鸭子会对妈妈的鸣叫声做出本能的反应,但并不在乎妈妈的样子。只要是能发出正确叫声的动物,都会被小鸭子视做妈妈,不论是肥大的白色北京鸭,还是肥胖的男人。但是替身的身高不能超过某个高度。在试验初期,为了让小鸭子跟着我,我蹲在草丛中,慢慢地向前挪。可是,只要我站了起来,再怎么叫,它们都不肯再跟着我走,它们四处打量,寻寻觅觅,但是不抬起头来看我,不一会儿,它们就开始“哭”起来,就是走散的小鸭子都会发出的那种尖厉的叫声。继母竟然变得如此高大,它们无法适应。所以,要想让他们跟着我,我就得蹲在地上缓慢前行。这种姿势很不舒服,更让人难受的事实是,野鸭妈妈总是不停地呱呱叫。只要我那悦耳的“呱,咯咯咯咯,呱,咯咯咯咯”声停下来了,不用半分钟,小鸭子就会把脖子伸得越来越长,这就像人类的小孩把脸拉下来一样。这时如果我不立即开始呱呱叫,尖厉的哭声就会响起。只要我默不做声,它们似乎就会觉得我死了,或者是我不再爱它们了:这可是要痛哭一场的事!和小灰雁不同,小鸭子最难照顾了,劳心费神,你想想,和这些小家伙散步两个小时,一直都蹲着,而且还要不停地呱呱叫!为了科学,我只能连着数小时忍受这种磨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