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动物精神》第四章 货币幻觉:公众能否揭开通货膨胀的面纱?(3)

动物精神 作者:(美)乔治·阿克洛夫


潮流逆转

20世纪60年代早期,经济学家相信,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存在着一种权衡关系。根据权衡理论,当劳动力市场紧张时,工人们会要求较大的工资增幅;当经济接近于充分就业状态时,物价也会上升,其中部分原因是由于劳动力要求涨工资,还有一个原因是对企业产品的需求同样处于高位。在经济规划者(包括在美联储制定货币政策的人和在财政部制定财政政策的人)看来,宏观经济政策只不过是在反映通货膨胀和失业的权衡关系曲线上选择一个最佳点。经济规划者的确可以降低失业率,扩大产出,但较低的失业率和较高的产出是以较高的通货膨胀率为代价的。这种权衡关系以伦敦经济学院的澳大利亚经济学家菲利普斯的名字命名,被称为“菲利普斯曲线”。菲利普斯在1958年的论文中对名义工资增长和失业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经济计量估计。这种权衡关系涉及一个痛苦的选择。如果美国的失业率达到较高的6.5%,就意味着会有1000万人失业,这相当于希腊或瑞典的总人口数。一方面,失业率出现任何形式的下降都可以给人们带来巨大的好处;但另一方面,较高的通货膨胀率又会给科拉这样的人带来不利影响。他们发现,在制定财政政策时,很难把通货膨胀考虑进来。

但是,潮流随后发生逆转,现在的经济学家对这种权衡关系的认可度已经降低了。这种情况的确罕见。而导致潮流逆转的一个关键事件,便是1967年11月29日米尔顿·弗里德曼在美国经济学会华盛顿年会上发表的主席演讲。

根据20世纪60年代早期的菲利普斯曲线,人们所要求的名义工资的增加幅度只取决于失业水平。但是,弗里德曼改变了这一观念。他坚持认为,那样做是不理性的。他说,工人并不是为名义工资讨价还价。如果那样,他们会受货币幻觉的影响。正相反,他们是为实际工资讨价还价。这意味着,除了在既定的失业水平下,预期通货膨胀率为0时,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之外,人们还会在其中加入对通货膨胀的预期。为什么?因为无论是购买劳动力的雇主,还是出售劳动力的工人,都只关心工资能够买到什么。他们唯一关心的是工资相对于物价的价值。我们来看看这意味着什么。假定失业率为5%,预期通货膨胀率为0,在此情形下,工人和雇主为工资上调2%进行谈判。那么,在失业率同为5%的情况下,若预期通货膨胀率为2%,工人就会为工资上调4%进行谈判;若预期通货膨胀率为5%,他们则会为工资上调7%进行谈判。由此得出的结论是,预期通货膨胀率将被一对一地加入工资谈判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