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红楼启示录》五、《红楼梦》的语言与结构(8)

红楼启示录 作者:王蒙


宝玉的这一段话里包含着几层意思:一、深深体味着人生的荒谬与痛苦,所以“再不要托生为人”。二、深深体味着人生的孤独,所以喜聚不喜散,所以期待着众女性的眼泪。三、深深地以自我为中心,不但活时希望众女性以他为中心,死时也要以他为中心。四、深深体味到宇宙万事万物及人生的短暂性、瞬时性,从而他不要求永恒、不朽,对长生不老或流芳百世都没有兴趣,相反,他深知化灰、化烟、随风化是不可避免的,既如此就干脆化个彻底。五、深深体会到社会道德文化的虚伪性。人生本来可悲,后天造成的人文环境就更可厌。与这个充满虚伪与卑污的、戕害人的真性灵的文化化的世界相比,倒是一群天真烂漫的未婚少女组成的爱爱恼恼、哭哭笑笑的世界更纯洁也更可爱得多。可惜的是时而虚伪文化也污染到这天真的世界中来。六、由于短暂、孤独、荒谬、痛苦,能够安慰此生的只有爱情,只有众少女对自己的纯情,只有自己对于少女们的美丽的欣赏。七、他的爱情由三部分组成:一是专一的、灵肉一致的、知己型的深爱——与林黛玉;二是普泛的对一切女孩子的美丽与聪慧的欣赏即审美式的博爱,并从而希望对方也同样喜欢自己,也可称这种爱为普遍的喜悦;三是皮肉之爱,“初试”或“复试”云雨情式的爱。

由此可见,贾宝玉的性格特点是:非责任非使命非献身的自我中心的个人主义,非文化非社会非进取的性灵主义,天真的审美喜悦式的泛爱论与唯情论,充满了对死亡、分离、衰老等的预感,恐惧与逃避的颓废主义,善良、软弱、又对一切无能为力的消极人生态度。这样一个人对于文化、事业、名誉的负面的批评,有时是相当敏锐和穿透的。如他对于死谏死战的批评就又大胆又新鲜又成一家言。但是他的选择他的追求其实是非常贫弱的,可怜的。而且他的生活方式,他的境遇,他的“无事忙”本身就是负面意义的表征。最后,他遁入空门,做和尚,是必然的。做和尚是对人生也是对文化对社会的逃避。成天姐姐妹妹胭脂口红,不也是一种否定和逃避吗?

这是一种病态环境中的病态人物,如果生活在今天,送去劳动教养三至五年,或许有救的。

又有几分人类本性自然而生的天真可爱。三十五回“白玉钏亲尝莲叶羹黄金莺巧结梅花络”,宝玉对玉钏和莺儿的体贴喜悦,虽然不无公子哥儿式的风流,不也还有几分孩子气的纯真吗?三十六回立刻“试分定情悟梨香院”,看到了龄官与贾蔷的感情方悟到少女们的感情非自己一人所能垄断独占,昏得出奇、痴得出奇、娇纵得出奇,却也率真得、本来面目得出奇。去掉了种种伪饰或教化之后,谁没有过这种幼稚和荒唐,这种痴迷和遗憾呢?

如此说来,又不算病态了。还要不要送他去“劳动教养”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