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届六十的李嗣源登上了皇位,他也沿用“大唐”这个国号,史称后唐明宗。李存勖没有想到,他一时兴起所说的“与你共享天下”,竟会以这样悲惨的方式实现。早知道会这样,还不如学学尧舜禹禅让一下,自己也好专心去演戏,没准儿能成后唐名旦呢。
李嗣源虽然一个大字都不识,但他看问题很透彻。他认为要想把国家治理好,就必须根除李存勖留下的那些毒瘤。李嗣源把祸乱朝纲的伶人和太监们狠杀了一批,把那些专权营私的大臣也砍头示众。后宫的美女也多数都被他遣送回乡,只留下100名年龄较大的“剩女”和30名太监在宫里做杂务,厨师和乐队的人数也减少了很多,如此精简的宫廷队伍在历史上极其少见。后宫清静了,宫廷的消费也减少了许多。李嗣源很讨厌那些繁文缛节,所以取消了大臣每月上表向皇帝问安的环节,并且严禁各地官员进贡珍奇玩物,让官员们把拍皇帝马屁的精力用在对地方的治理上。
李嗣源喜欢读书人,尤其对冯道仰慕已久,冯道那些大大小小的事他都记在心里,甚至如数家珍。自从登基以后,李嗣源还没有见到冯道,于是就向他的心腹安重诲询问冯道的下落。安重诲回答,冯道刚刚守孝回来,已经复任翰林学士。李嗣源便自我陶醉地说,这可是我的好宰相,冯道不贪富不显贵,天性纯美心中安然,是真正的士大夫。随后他下了一道诏令,将冯道升任为端明殿大学士(也就是皇帝的顾问),第二年又升任为宰相。李嗣源一有空就把冯道找来,让他讲一些修身治国的道理,还学习汉文化,并恢复了荒废已久的国子监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和算学,以便让自己的儿子和大臣们也都学习汉文化。要不怎么说,当大臣的要想名垂千古,必须有个明君识货才行,就像魏征遇到唐太宗,包拯遇到宋仁宗;否则要是像比干遇上纣王,你把心掏出来也会被当做驴肝肺的。
不过冯道并不是唯一的宰相,那时候还有另外两位宰相,一位是李嗣源的心腹安重诲,另一位就是与李继岌一起从蜀地撤回来,在李继岌死后向李嗣源投降的参军任园。安重诲跟随李嗣源多年,在这一朝是资格最老的人了,头顶着一大堆官衔,其中最为显赫的是护国大将军,还有权力最实惠的枢密使一职。由于李嗣源不识字,各地上奏的奏章和来往的公函都是安重诲为他诵读。事实上,安重诲认的字也没有几箩筐。“不怕流氓会武术,就怕流氓有文化”,小学没毕业的安重诲给李嗣源读公文,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按着自己的意思去讲,反正别人的意思要是跟他有冲突,最终都得以他的意思为准。这还不算,安重诲又献了一名美女给李嗣源,由于后宫里已经没有太扎眼的美眉,这名美女无疑就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后来,美女又给皇帝生了一个儿子,他这个媒人能不借光受宠吗?安重诲仗着与皇帝的关系不一般,很多事情都要经过他来决断,估计越俎代庖的事他也没少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