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庚不时安慰她要忍耐:“你是个有福气的人,儿女都会非常好。”并引用《圣经》勉励媳妇:“人要能忍耐到最后,你所得到的,一定会超过你所求、所想的。”这句鼓励的话语,日后成了王杨娇人生最重要的座右铭,也是王雪红传她一生的写照。
打心底疼惜媳妇的“台塑阿嬷”王詹样,个性和儿子王永庆一模一样,对事对人一向坚持基本原则,且从不通融。对于这位贤惠的好媳妇,她常常感到恨铁不成钢。
一方面要求媳妇全力帮助丈夫照顾事业的主顾,三餐既要丰盛又不能浪费,一方面又希望王杨娇勤于梳妆打扮,“进得厨房,出得厅堂”,能吸引自己的丈夫留在家里。不知不觉中,这位绝顶聪明的婆婆,对贤媳的疼爱和高度期望,反而给王杨娇造成另一种无形的心理压力。
对王杨娇来说,一面陷入难以挽回丈夫的强烈恐惧,一面仍须一肩挑起二三十人的日常饮食起居。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毕竟有限,贤妻与娇妻的角色,她真的无法同时兼顾。
王永庆的事业越来越成功,深爱他的王杨娇却悲伤地感觉到,夫妻俩内心的距离越来越远。就在她心力交瘁又彷徨于人生的十字路口之际,整个王家最能倾听她的心声、最懂得她心中痛苦的公公,在王雪红五岁那年病逝了。
王长庚临终前要求儿子,三年内一定要每周都上教堂做礼拜。王永庆信守父亲遗言,每周日都拉着全家人上济南教会做礼拜。
这段时间,王杨娇的人生有了关键性的改变——她受洗了,和公公一样,成为虔诚的基督徒。近两百个星期日,王永庆开着车,王杨娇怀里抱着扎了两根小辫子、不停吸吮手指的“妹妹”小雪红,连同贵云、雪龄和文洋三个孩子,一家人挤在一辆车里上教堂,夫妻俩仿佛又回到早年事业草创期,丈夫在周末开车拉着妻子儿女一起回板桥娘家的幸福时光。
当年,王永庆总是指着远方的农田,向王杨娇说:“你看!下雨天这些农民们还要打赤脚、穿着厚重的蓑衣冒雨耕种,非常辛苦。以后,我要发明一种穿起来很轻的衣服,让农民雨天工作时不会这么劳累!”
后来,果不其然,王永庆创立台塑企业,制造PVC(聚氯乙烯),开始大量生产塑料制品,举凡塑料袋、雨衣、塑料鞋、保鲜膜,甚至铺设在建筑物内不易腐化的塑料水管,生活中所有用得到的民生用品,几乎都成了台塑南亚企业的产品。王永庆努力打拼的事业,不只减轻了农民的辛劳,甚至已全面改变了整个台湾社会的生活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