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上行走得太久,人就会变得很顺从,但有想法的人就不会屈从,他们会想念外面的大山,于是我从内蒙古翻过几座大山,穿过辽宁,直奔北京。我想去那里看看“大山”。
原以为在北京旅行支出会很高,后来发现只要会找吃,支出是可以控制在正常范围内的。在北京乘坐公交很方便,票价也很公道,公交大多一元,有的按里程加费,刷卡打四折;地铁两元。北京的景区门票在全国范围来说是合理票价,著名景点多,门票一累计还是占据了每日开销的最大比重。在这里,我大多跟着旅行团走,各地的旅行团风格迥异,很有意思。我还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如果你早上去颐和园买门票的话,会发现买票的老外比中国人还多。
在这样一个大城市,我不能免俗地当了观光客:长城、故宫、天坛、前门、后海、天安门、颐和园、王府井、北大、清华、中戏、北影、琉璃厂、明十三陵、烟袋斜街、南锣鼓巷、798艺术区、奥林匹克公园、中国电影博物馆……一个都没落下,八天时间几乎被塞得满满的。我心里并不喜欢这种赶场子般的行走方式,与其说是充实,不如说是完成任务式的旅行。在我的长途旅行中,这样的形式也仅限于北京。北京是一个没有意外的旅行地。
北京的地铁标志是个大大的G里面包含一个D状白色图形,我初来乍到时总习惯性以为那是指D出口的意思。因为南京的地铁标志是朵红色梅花,是个不会被误解为字母的符号。每天从劲松站前向马路对面的住处方向看去,地铁站上一个D,我就误认为回去需走D出口。结果两次走D都不对,第三次走A又错。后来终于明白从B口进去,应该从C出。为此走了许多冤枉路。如果考英语四六级,蒙对的概率是25%,这跟把A、B、C、D作为标签,抽中任何一个字母的概率一样大。我的神啊!
以前读过某位高人的文章,说日本人乘坐地铁电梯时都自觉站在同一侧,空出另一侧给急行的人。我觉得仅乘坐地铁这点,我们与日本的差距就太遥远了。突然有一天早上出门乘坐地铁时,发现这里的人已经是这样做的了——自觉站在电梯右侧,空出左侧留给急行的人,心里觉得很欣慰。
北京或许是中国最有方位感的城市之一,在这里每天听到、看到的关于东西南北的方位词实在太多。就连问路对方也是用东西南北给我解释,我很快就理解了。换作别处,即便知道了要向某方位走也不易实现,因为大多城市不像北京城这样坐南朝北而建。平时分不清东西南北的我到了京城后竟也变得有强烈的方位感了,躺在腰包上的小指南针也多次派上了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