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期待着大赚一笔。
她动用供销总社棉麻公司的关系并采取内部奖励的办法高价售棉。与此同时,中储棉再次进口十多万吨棉花。许多棉纺企业得知中储棉进口棉花了,就委托中储棉进口并交纳10%~20%不等的定金,江苏一家企业一次性就打了5000万元的定金。
2004年6月,国内棉价已经进入拐点,但是雷香菊仍在宣传她的供不应求理论。在一次题为《中国是影响国际棉花市场的关键因素》的专题演讲中,她说,纺织工业的高速发展,使中国棉花供求缺口加大。按照目前中国纺织业生产能力及发展趋势分析,今后几年,中国棉花供不应求的矛盾还将存在,中国进口棉花数量仍将维持在一个较高水平。
但是,市场的回应彻底击垮了雷香菊的理论。当她进口的大部分棉花到岸时,棉价已经跌破14000元/吨。相关报道说,雷香菊并没有慌张,而是找到有关部门希望其以成本价收购进口的棉花,同时她仍然在多个场合为棉价打气。
到了2004年8月的时候,雷香菊感到大势已去。
中储棉事件最后以新华社通稿的形式画上句号,根据报道的估计,中储棉亏损6个亿。
低棉价才有出路
发改委对于棉花产业的调控,1999年是一个分水岭。之前可称为价格管理阶段,之后则是配额管理阶段。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2000年,我国的棉花市场共出现过三次“卖难”和三次“买难”。
80年代初期,为了扭转棉花供不应求的局面,国家采取了提价和奖售的政策,农民种棉积极性大为提高,从1980年至1984年,种植面积年年扩大,分别为7380万亩、7758万亩、8745万亩、9120万亩、10380万亩。产量也是一路飙升,分别为271万吨、297万吨、360万吨、464万吨、626万吨。1983年,中国成为第一大产棉国。看着这大干快上的劲儿好不红火,可谁知乐极生悲,1984年,棉花第一次过剩,出现“卖难”。中国不得不依靠国际市场释放产能,1984年至1988年依次出口18.9万吨、34.7万吨、55.8万吨、75.5万吨、46.8万吨。
1985年第一次棉改,政府提出通过合同订购和放开经营解决棉花过剩问题。由于生产资料上涨、调低收购价格和取消奖售,生产迅速滑坡,种植面积从1984年的10380万亩立马降至1985年的7710万亩,产量也下降了211万吨。基本上成瀑布下降趋势。1987年至1988年,棉花“买难”出现。国家不得不恢复棉花专营,重新提价,来刺激生产,于是棉花生产规律性地出现过剩。1992年出现第二次“卖难”,于是,第二次棉改提出了放开经营、放开市场、放开价格。
哪曾想,1993年因棉花种植面积减少和北方棉区虫灾造成减产,市场出现严重的供不应求,第二次“买难”又到来了。1994年,政府又将市场的大门关闭,恢复到高度垄断的状态,全国统一定价,由供销社统一经营。为了保证产量,收购价格由1990年的300元/50千克提高到1995年的700元/50千克,上涨两倍多。由于国内棉价高于国际棉价,国内棉花库存严重积压,1995年出口只有2万多吨,而进口棉花却多达74万吨。1998年国内棉花库存高达500万吨,相当于国内一年的消费量,但是出口只有4万多吨,而进口居然近20万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