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听说过一个故事。那是一个在文学院读书的女大学生,因为一次意外,她患上了概率很低的失忆症。那个时候,她忘记了家人,忘记了朋友,周围的一切都是那样陌生。但当她阅读《红楼梦》的时候,却欲罢不能,欣喜非常。
也许这本书的魅力,只有爱它的人才能够深刻体会到。
事实上,《红楼梦》给予三毛的影响,不仅有文学上的,还有哲学上的。杂糅在那部伟大名著中的中国传统的佛道思想,对三毛世界观的塑造,起了极重要的作用。
当下,常有年轻人发出这样的疑问,他们想知道如何提高自身的文学素养,如何显得自己更加有文化。其实答案十分简单,便是阅读,广泛地阅读。不要去阅读那些恶俗低下的三流小说,而要去读那些真正蕴含着许多深奥哲理的书籍。
在三毛的读书生涯里,除了那本影响过万千人生的《红楼梦》,还有两本书对她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这两本书,也同样被许许多多的年轻人痴迷过。
在三毛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那是最紧张的毕业考试的时期,当时许多同龄孩子们都在紧张地复习,生怕无法顺利通过小升初的考试。然而三毛却忙里偷闲,读了一大部《射雕英雄传》,从此,与许多自小热爱武侠小说的孩子们一样,她成为了金庸的忠实的书迷。从那之后,不论她的写作事业多么紧张和忙碌,她的身体病得多么糟糕,都不会错过金庸的每卷新书。
我们常说三毛是一个多么传奇的女子,其实她也与万千热爱文学的青年一样,有着自己的热爱和执著。
1983年的时候,三毛写了一篇读金庸作品的随笔,父亲陈嗣庆看了不懂,在饭桌上表示不满,一向孝顺的三毛竟一反常态,与慈父顶撞起来,晚饭闹了个不欢而散。这样的事情,许多执著的年轻人都曾做过。他们并非不尊重父母亲人,他们只是太过理想化。而随着在红尘岁月的挣扎,很多人会忘记当年的执著。三毛却始终保留着那最初的理想,一直到她离开这滚滚红尘。
三毛对金庸作品的喜爱,不亚于任何一个金庸迷。她对金庸笔下的任何一个人物都有独特的理解。很多网龄较深且热爱文学的年轻人都知道,在早期的国内网络上,有一个叫做金庸客栈的地方。那里聚集的尽是寻梦的写字男女。他们因为对金庸的推崇而相聚,又因为共同的文学理想而相知相惜。在那里的许多人,如今都成为了小有名气的作家。假若三毛晚出生三十年,相信她必然会成为那个论坛里的风云人物。
三毛认为,金庸早期的作品苍苍凉凉,很有诗意,比后期作品更有文学魅力。
另一部对三毛影响颇深的作品便是四大名著中的另一本,《水浒传》。这部书与其说在内容上吸引了三毛,不如说它的文学表现手法直接影响了三毛的文学风格。三毛的成名作品集《撒哈拉的故事》中生动活泼的白描手法,便是因受到《水浒传》的启发而促成。三毛在沙漠里的第一篇作品《沙漠中的饭店》中,也提起她“在一旁看那第一千遍的《水浒传》”。她能记住书中一些很小的细节。
有一次,她和丈夫到葡萄牙旅游胜地马德拉游玩。看见那里的杨树枝叶扶疏,十分茂盛,便联想到黑旋风李逵来:“李逵江边钓鱼,引得浪里白条张顺出场的第一章里,就提到过杨树。”
三毛真诚地认定,一个中国作家在起步的时候,《红楼梦》和《水浒传》 是两部最好的教科书。在她的认知里,《红楼梦》能够给人的思想以升华,《水浒传》则可直接教授人们如何去运用文字。1982 年,她到台湾文化学院教中文,便自作主张,开了这两部书的专题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