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梁》梁思成的一生/林洙(2)

作者:梁思成


美国学者费正清曾这样概括梁思成与林徽因所受的教育:“在我们历来所结识的人士中,他们是最具有深厚的双重文化修养的。因为他们不仅受过正统的中国古典文化的教育,而且在欧洲和美国进行过深入学习和广泛的旅行。这使他们得以在学贯中西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审美兴趣和标准。”

梁思成在美学习时看到欧洲各国均有自己的建筑史,并逐步认识到建筑是民族文化的结晶,也是民族文化的象征,我国有灿烂的民族文化,怎能没有建筑史,因此他决心要研究中国的建筑发展史。1928年他们回国,先到沈阳的东北大学去创办建筑系,这是当时我国最早的两个建筑系之一。但这个建筑系只办了三年就因“九一八”事变而结束了,梁思成也因此回到北平转入专门研究中国古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从事中国古建筑的研究。

第一本阐述中国古建筑做法的现代读物

学社早期的工作注重于文献方面。中国几千年文化留传下来的有关建筑技术方面的书籍,仅有两部。一部是宋代的《营造法式》,它是中国古籍中最完善的一部专书,是研究中国建筑史的一部不可少的参考书。另一部是清代官订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但是这两本书的内容既专又偏,一般人看不懂。匠人们不识字,也不用书。有关的术语名词也因世代口授相传而演变,于是这两部巨著成了今日之谜。梁思成认为清代的《工部工程做法则例》更接近现代,应先从《工部工程做法则例》入手。因此他以故宫为教材,拜老木匠为师,开始了艰难的跋涉。

梁思成经过对清工部工程做法及各种民间抄本的深入研究,于1932年完成《清式营造则例》一书,该书并非《工部工程做法则例》的释本,而是以《工部工程做法则例》为蓝本,从那里边“提滤”出来的,旨在从建筑的角度对清代“官式”建筑的做法和清式营造原则做一个初步的介绍。这是我国第一本以现代科学的观点和方法总结中国古代建筑构造做法的读物。

1932年3月《清式营造则例》脱稿后,梁思成认为对清式的研究可暂告一段落。对古建筑更深入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古籍中,必须对实物进行测绘调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