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希腊加入欧洲货币联盟,将德拉克马兑换成了欧元,为其所担负的债务在欧洲获取了隐性的担保。如今,希腊可以借贷长期资金了,而利率约与德国利率相同—不是18%而是5%。为了在欧元区继续待下去,理论上讲,他们必须将预算赤字维持在占国内生产总值3%以下的水平;实际上,他们只要在账目上动一下手脚,便可达到这一目标。2001年,高盛银行也参与其中,虽然高盛银行所从事的交易表面看来是合法的,但实际上这些交易都旨在隐瞒希腊政府的实际债务水平。作为交易,高盛银行向希腊贷出了10亿欧元的资金。据报道,高盛因这笔贷款而收取了3亿欧元的费用。促使希腊随心所欲地借贷并肆意挥霍的机制与洗劫美国次级借贷者贷款的机制相类似—在此机制之中,美国投资银行家所起的作用也几乎相同。此外,投资银行家还教会希腊政府官员如何将那些全国性彩票、高速收费、机场用地费用甚至欧盟批准借贷给希腊的基金等未来收入转化为债券。任何可确认的收入均以现金的形式销售出去并被挥霍一空。任何有头脑的人都十分清楚,希腊人若要隐瞒他们真正的财政状况,必须满足两个条件:(1)贷方认为,贷给希腊的款项,由信誉良好的欧盟作担保;(2)希腊以外的任何人对此并不十分关注。在希腊内部,没人会公开告发,因为从根本上讲,每个人都参与了这场骗局。
2009年10月4日,一切都改变了,那时的希腊政府正在交接。一场丑闻击倒了由科斯塔斯·卡拉曼利斯领导的政府,并使其下台,这或许并不稀奇。令人奇怪的是这件丑闻的性质。2008年年底,有消息称,瓦托佩蒂修道院不知通过何种途径获取了一个价值不大的湖泊,但却用它换得了一块更具价值的国有土地。对于修道士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人们并不清楚—据说,乃是通过向一些政府官员行巨额贿赂的方法实现的。然而,人们却无法找到行贿的证据。希腊政治就这样在抗议声中进入了下一个年头,瓦托佩蒂丑闻也在希腊舆论中随即消失。“在民意方面,我们从未发现它与当初丑闻爆发时有任何区别,”希腊一个最具影响力的报刊的编辑这样告诉我说,“没有瓦托佩蒂修道院事件,卡拉曼利斯依然是总理,一切都和以前一样。”希腊人寿保险公司的缔造者、亿万富翁迪米特里·康托米纳斯更加直白地告诉我说:“瓦托佩蒂修道院的修道士们将乔治·帕潘德里欧推上了权力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