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决断力会给孩子带来自尊自信的人生
1949年美术教育学家玛考文(K.Machover)以孩子们为对象进行了一项实验。她在实验中要求孩子们画一张自己的自画像,从中她发现孩子们绘制的自画像体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倾向。比方说自画像在画纸中央画得较小的孩子属于性格较为小心谨慎的类型,而把眼睛画得比较小的孩子则多数具有害羞的特征。
这样的倾向会从幼儿期延续到青少年时期,通过这些因素我们可以得知尚未成熟的孩子已经能够认知自我尊重。自尊心较强的孩子能够用积极的态度看待自己,而自尊心较低的孩子通常会用消极的态度看待自己。于是积极方面与消极方面就这样造成了积极倾向和消极倾向。
教育学中将“自我尊重”解释为“能够积极正面地看待自身的程度”。即,包括对自己的信任等积极看待自身的程度,将会决定自尊心的高低不同。自尊心越强的孩子自信心充足,自尊心较弱的孩子则缺乏必要的自信心。
人如果不能爱自己的话也就无法爱别人。如果畏首畏尾表现消极且缺乏自信的话,当然也就无法与别人顺利交流。自尊心就是对自身的信任与尊重。这一点根据自爱的程度,将会表现为自己的能力、想法、决定、目标等的价值。美国哈佛大学的金莲珠教授(Josephine Kim)表示自我尊重的核心要素就是“自我价值”与“自信心”。
自我决断力强的孩子会做那些他们想做的事情,自己决定目标,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如果不能了解自身的价值或是不知道自己有什么价值的话,就无法自己设定目标。如果不能主动积极行动仅仅依存他人的意见,那么就会丧失自信心。
自我决断力是让自我生活向前推动的主体力量,也是促使人选择自己生活的质量并决定发展方向的力量。自我决断力强的人在做出每个决定的时候比起外部的干涉,更注重自身内部的原因。此外,拥有强烈自我决断力的人通常也拥有非常积极主动的自我。他们可以自己选定目标并对自己的决定负责,表现出一种非常主动的行为。即,自我决断力强的人自尊心也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