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当了!”20世纪80年代末,进入高中还不到一个月,我就感到了人生中最大的失望和愤怒。从小学到中学,我都听老师的话努力学习,虽然成绩算不上全校数一数二,至少也是个十分优秀的学生。于是我去请教班主任,问自己能不能像别班同学那样进入外国语高中,可班主任却说外国语高中压力太大,建议我考虑去一般高中。于是我听从了他的建议,考入首尔江北的一所高中。
高中入学分班之前又收到了选择文理科和第二外语的申请表。当时一个认识的学长建议说这所学校传统上是“理科,德语班”的成绩好。我考虑到自己比起理科更适合学文科,就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了“文科,德语班”。但是开学第一天,学生们集中在操场上举行开学典礼时,德语老师上台讲话说自己认为法语更为实用,虽然身为德语老师但仍想要自己的孩子学习法语等,大唱法语赞歌长达45分钟。其实我也一直很喜欢吕克·贝松、莱奥·卡拉克斯、让-雅克·贝奈克斯等导演拍的法国电影,再加上被老师很有说服力的话语打动,就毫不犹豫地改到了法语班。
我就这样上当受骗了。分完班才发现现实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15个班中只有两个法语班,如人所料这两个班的成绩是最差的。这一事实在来上课的几位老师那里再次得到了证明。老师总是没完没了地拿我们跟江对面的学生做比较,对我们充满不屑。
班上的同学都不知不觉中产生了一种被打上失败者烙印的感觉。
虽然我只是因为受老师蛊惑才选择的法语班,可仍然感觉在起跑线上就输了一大截,上当受骗的情绪挥之不去。好像守规矩听老师的话就会被当成傻瓜,尽快搬家转学,再也不轻信老师,才是聪明之举。
这只是我一连串失望的开始。接下来的高中生活,应试教育带来的倦怠与压抑,远远超过了对班级成绩落后的失望。每天早上七点半到教室,晚上上完晚自习已经十点多,疲惫地走回宿舍的时候,完全想不通自己现在记住的这些知识究竟对我今后的人生有什么意义和帮助。
初冬时节,站在校园里,看到学校的烟囱呼呼地冒出炭块燃烧的黑烟,感觉自己身在工厂而不是学校。教室冰冷的水泥地面,老师对放弃考试的学生们的严厉体罚,紧紧关闭的校门,以成绩排名认定学生的价值,音乐和美术遭遇冷落,兴趣活动被认为是浪费时间。这一切都令人心情沉重,失望透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