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初,新华影业公司派出导演杨小仲、摄影师薛伯青远去塞北,拍摄收复百灵庙重镇的《绥远前线新闻》。影片记录了我国军队收复为投降日寇的蒙古德王所盘踞的百灵庙的情况以及绥远前线抗日部队的壮烈英勇。影片介绍了驻在绥远的爱国将领傅作义将军、介绍了百灵庙遭叛军破坏的情景,房屋多为重炮轰毁,枪痕弹迹触目皆是,寺院坍塌、佛像残破、佛经散落。人民生活困苦,抗日将士也过着极艰苦的生活,烧饭用牛粪,饮食无油盐,只吃一盆烂干菜。影片还介绍了指挥收复百灵庙作战的孙兰峰旅长以及收复百灵庙战斗中战士的英勇作战,有一个连队仅剩连长、号兵、士兵各一人,其余全部壮烈牺牲。其他如战场遗迹,战地工事,以及孙旅长以下此次战役中的指挥官一一摄入镜头。杨小仲曾写有文章详述他们经过艰苦的草原行军、行程数千里到百灵庙去拍摄这部影片,以及孙旅长率部参加拍片的情况。曾有“……面对大好河山,爱国之心油然而生,前线将士肩负国家重任,卫国守土虽一尺一寸不使沦亡,他们的壮烈伟绩,已经足以光耀千秋了……”之语(见《新华画报》1937年 2卷一、二期杨小仲文)杨小仲所表露的爱国热忱和感慨,足可代表当时一些电影工作者的心声。
1935年在太原,由地方长官阎锡山资助的西北电影公司是一个半官方制片机构。1937年春也曾到绥远等地拍摄抗日新闻片《绥蒙前线新闻》,也反映了抗日军民同仇敌忾、坚持抗战的决心和信心。
两个特点
综观上述情况,这个阶段的新闻纪录片制作,显示出两个特点:
第一、反映群众的抗日爱国热情及国民政府的军队爱国将士的抗日斗争为内容的影片成为新闻纪录片的主流,多数影片反映了这个阶段的时代特点。这是因为现实生活提供了影片的内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使国内政治形势发生变化,民族矛盾逐渐在上升,群众的抗日情绪高涨,国民政府的部队中爱国将士在东北、上海、热河、绥蒙、华北等地的抗日军事行动都为拍摄影片提供了现实生活基础。同时电影摄制人员的抗日热情使他们投身于现实斗争中进行实地拍摄,他们将耳闻目见的可歌可泣的英勇抗战事迹记录下来,新闻纪录影片显示了它时代的目击者的特性。再则,这个阶段正是蒋介石对红军实行在军事围剿的同时也对文化战线上左翼文化运动采取围剿、扼杀的白色恐怖时期,抗日影片的大量出现,显示着左翼文化运动的进步影响的扩大,代表了进步的文化倾向,也是反映出左翼文化运动反围剿的胜利的一种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