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微力无边》第2章 在场,微博威慑力的核心(4)

微力无边 作者:杜子建


微博的第三只眼

在雾中开车,穿行于高速公路或山野,如果我们不打开车灯,那么道路的能见度就是你睁开眼睛,极目所及,能看多远是多远,50米,100米,500米,这个视距为“能见度”。在气象学上,能见度,是反映大气透明度的一个指标,航空界将其定义为具有正常视力的人在当时的天气条件下还能够看清楚目标轮廓的最大距离。能见度和当时的天气情况密切相关。当出现降雨、雾、霾、沙尘暴等天气过程时,大气透明度较低,因此能见度较低。

百度百科对“能见度”和“可见度”的解释是一样的,但我不同意这个解释。

我认为,“能见度”是理论上的视觉距离,而“可见度”是物理上的视觉距离。比如在大雾中打开汽车大灯,它的可见度就会通过物理作用加强——看得更远。

微博的效果,就是汽车在大雾中穿行打开大灯的效果。

原因之一,是世界太大了,大到我们听不见也看不清真相的程度;原因之二,就是世界太复杂了,复杂到无法穷尽,以至于我们顶多只能看见身边的事物而无法触及身外的世界。

古代人始终有着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的祖辈经常给我们讲一些“千里眼”“顺风耳”的故事,就是期望着有那么一种人,有那么一个时期,我们人类的视觉与听觉都会被神话或科技所拓宽。

现在,这个古老的愿望已经基本上被实现了。

微博,是我们原本生活的第三只眼睛,它已经不同于以往的各种媒体——不再是滞后的,不再是传说的,不再是据说的,不再是听说的,不再是精加工的。它打破时空,随时同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