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有以上的证据,但我们还是习惯地认为幸福感强的人都是没有太多思想的笨蛋。我上高中时是个书呆子,我从很多开朗、人缘好、但后来没什么成就的同学身上找到过一丝安慰。这种“幸福但愚蠢”(happy-but-dumb )的看法出自皮尔斯(C. S. Peirce )这位实用主义(pragmatism )的创始人,他在1878年写道,思想的功用是减轻疑虑。我们并不思考,我们平常几乎是没有意识地过日子,直到有问题发生。当鞋里跑进小石头时,我们才会启动意识去分析。
整整100 年以后, 阿洛伊(Lauren Alloy )和艾布拉姆森(Lyn Abramson )这两位聪明的研究生,用实验的方法证实了皮尔斯的话。她们让大学生被试控制一盏绿色的灯光,有时候被试有完全的控制权,灯只在他按下时才会亮,如果不再按一次便继续亮;其他时候则是不管他们有没有按开关,灯都会自己亮。然后她们请被试评估他们对情境的控制程度,比较抑郁的学生对他们能控制或不能控制的评估都很正确,但是不抑郁的学生的表现令人吃惊,他们有控制权时,对自己的评估很正确,但即使完全没有控制权时,他们依然认为自己掌握着35% 的控制,即不能对自己作出正确的评估。
许多证据显示,抑郁的人虽比较悲伤,比较没有幸福感,但比较正确。抑郁的人比较实际,他们能够较正确地判断自己有多少才能;而有幸福感的人对自己能力的评估通常超过别人对他的判断。80% 的美国人认为他们的社交技能落在正态曲线的前半部分,大部分人认为他们的工作表现好于平均水平,大多数开车的人都认为他们开车比一般人更安全(包括那些曾经出过车祸的人)。
有幸福感的人记住了更多快乐的事件,他们记住的甚至比实际发生的还多,他们常常将不好的经历都忘了。相反,抑郁的人对两种事件的记忆都很好。有幸福感的人认为如果他们成功了,当然是证明自己有能力,既然有这样的能力,那么以后一定还会再成功。如果他们失败了,则会相信失败很快就会过去,而且只是因为运气不好。抑郁的人则会公正地评估成功与失败,不会过分偏向哪一边。
这种理论的确会使有幸福感的人看起来没脑筋。但是,现在对抑郁的人是否能很真实地对待成功与失败也有了争议,因为许多实验者无法再现以上提到的实验结果。此外,赢得2000 年坦普尔顿奖第二名的犹他州立大学(University of Utah )教授阿斯平沃尔(Lisa Aspinwall )收集的很多证据都显示,有幸福感的人比没有幸福感的人能更好地做出重要决策。她给被试看一些跟健康有关的文章,例如,给爱喝咖啡的人看咖啡因与乳癌关系的文章,或是给爱做日光浴的人看晒太阳与皮肤癌的关系的文章。她把被试先根据乐观测试来分类,或是让被试回忆一些美好时光来引发其积极情绪,然后再给他们读这些文章。一周后,请他们回忆文章中关于得癌症的危险率,有幸福感的人比没有幸福感的人更能正确地回忆出负面信息。
解决“哪一种人比较聪明”的争执可以用下列方法:在正常情况下,有幸福感的人会根据他们过去试过,且证明有效的积极经验来判断事情,而没有幸福感的人通常对事情抱有怀疑的态度。即使在过去的10 分钟内,灯亮不亮不是他可以控制的,但有幸福感的人从过去的经验中假设事情终究会变好,再过一会儿,他们就可以掌控了,因此才会认为自己有% 的控制权。但是如果这个事件有威胁性(一天三杯咖啡会增加得乳癌的可能性),有幸福感的人马上就会转换跑道,采取比较怀疑的态度,去分析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