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件事。有一个星期天,儿子到同学家去玩,回家后板着脸,坐在房间里发呆。看到儿子心情不佳,我搬了个小凳子坐到他对面。我对孩子说:“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和爸爸说说,是谁把宝贝儿子的心情破坏了?”儿子没好气地说:“还能有谁?就是你!”我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我和儿子没有发生冲突,他怎么会把矛头对准我呢?我语气平缓地对儿子说:“老爸真不知道怎么回事,你告诉老爸哪些地方做得不好,我也知道从哪里改啊!”儿子直言不讳地说:“下午我要到同学家去,和你说了两次你都不同意。在我的心中,最亲近的人应该是最懂我的人,你要能慷慨答应我,我会多高兴啊!可你始终没答应。后来还是我坚持要去,你才勉强同意。到同学家后,刚一会儿就接到你的电话,交代这个、交代那个,还催着我早点回家,你明明是对我不信任啊!我在同学家里玩,总放不开,想起这件事就感到别扭。我的想法是,要玩就痛痛快快玩,要学就痛痛快快学,这么点要求你就不能满足我?”
儿子的一番话让我又惊又喜。惊的是儿子心灵成长如此之快,看问题有了一定的洞察力和穿透力,把我的心思看得如此透彻,而我还把儿子当小孩看,有时还对他耍个小心眼儿,看来是大错特错了。喜的是儿子对我越来越信任了,愿意向我表露心迹了,肯向我提要求了,对我也有了一定的期待。儿子的成长给我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儿子的成长是鞭策我前进的不竭动力。如果我不努力,就不能适应孩子成长的需要;如果我稍有懈怠,就无法跟上孩子成长的步伐。
在和儿子相处的日子里,我每天都有新的发现,每天都有新的领悟,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每天都有新的快乐。家庭教育和其他事情一样,父母越是理解孩子,就越有感情收获;父母越是全身心地投入,就越有更多的感悟和思考。这些感悟和思考其实就是一种精神力量,这些精神力量会促使父母以更大的热情和兴趣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这就形成了良性循环。
有的朋友问我,你把全部心思都用在了孩子的教育上,这样长期超负荷地学习、生活,不累吗?说句心里话,要说一点不累,那是假话。当一个人为他认为值得献身的事业献身,他的充实、他的成就感、他心灵的富足完全能抵消他的苦和累,不是吗?如果你从内心爱孩子,想成为孩子的知音和朋友,希望和孩子一起成长,那么,陪伴孩子的过程,就是一种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