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作为一个有经验的树木栽培家,这两种方法可能你都不会采用。相反,你会进行小块密集的种植,然后在树林中间铺设一些道路。这些道路不仅能够让你走入树林深处,还可以起到防火带的作用,将各部分互相隔离,确保整片树林不会因局部起火而全部遭殃。
但道路也不是没有代价的:因为每一条道路都会占据一些种植空间,这都是成本,因此你必须对其位置做出仔细规划,既不能铺设太多,也不能太少。最终,经过多次的尝试和失败,再对本地的天气、土壤和地理等因素加以考虑,你可能会偶然发现一个接近完美的设计方案——既能让树林的密度达到最大,又能聪明而高效地布置道路,深入树林。这样,你精心设计的林场便可以轻易地抵御偶然的火灾,不会被火灾夷为平地,也能够在不同季节为你提供质量稳定的木材。
但天不遂人愿,某天你发现,你精心设计的林区大部分都遭到了一种外来甲壳虫的入侵。这种微小的害虫原产自另一块大陆,搭乘一艘远洋货轮来到你的林场。这些害虫躲在你的靴子上,散布到了林场的每一个角落。它恰恰利用了你的巧思,即精心布置、在林场中四通八达的道路来疯狂传播。而这种道路的设计本来是用来对抗可能出现的火灾的。
思维实验进行到此,想必你已经痛苦地发现了一个道理:用系统语言来说,你的林场设计是稳健但又脆弱的(robust-yet-fragile,简称RYF)。这一概念由加州理工学院高级研究员约翰·多伊尔提出,用于描述一些复杂系统,这些系统似乎能够很好地抵御预料之内的危险,但在一些意料之外的威胁面前,系统却极为脆弱。
每一天,新闻媒体中都充斥着这类故事的现实版本。世界上很多关键系统,从珊瑚礁、社区到商业和金融市场,都具有类似的稳健而脆弱的活动状态:它们有能力抵御一系列普通事故,但在少数预料之外的事故面前却遭到极大挫折。
与前面提到的林场一样,所有此类系统中都涉及一些关键的权衡,人们必须在高效却脆弱和低效却稳健两者之间做出选择。一个极其高效的系统就像密集种植的林场,面对火灾是最脆弱的。相反,一个极其稳健的系统,就像是稀疏种植的林场,又会因为效率太低而不可行。通过设计时无数次的尝试(无论系统是由人类来设计,还是进行残酷的自然选择),这类系统最终会在两个极端之间找到一个中间点——一种平衡,就像用道路划分的林场设计,根据特定的情况,在效率和稳健之间做出适当的权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