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目前为止,我们看到了一些去中心化的组织,它们能够自行其是地组织,这种结构提高了组织的恢复力。但是如果这种组织形式如此有效,为什么它却并不普及?为什么我们看到那么多相反的例子,许多组织采用聚集的形式?比如,虽然互联网让全世界各个地方的人们相互协作成为可能,但是为什么很多科技创业者还是喜欢在硅谷扎堆?为什么许多艺术家喜欢在柏林和纽约这样的城市安家?在很多情况下,似乎人们选择的是密集性,而不是广泛性。
这种密集性有多种形式,规模上也大小不一。比如,城市对人们有巨大的吸引力,人才汇聚于此,不论世界哪个地方皆然。2008年,联合国在一份报告中称,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成为主要在城市聚居的物种,城市人口比任何其他居住形式的人口数量都要多;2030年,城市人口预计将接近50亿——这相当于1987年全世界的人口总数,而那似乎也不是很久之前的事情。当然,这种城市化的增长主要发生在非洲和亚洲。城市化不仅仅意味着越来越多的高楼大厦,也可能是越来越多人口密集的贫民窟,或者是流民占用的无主土地。
对于发展中国家可能会出现的超大型城市,城市规划人员、开发商和企业家对此充满幻想,却又忧心忡忡。当然城市化也可能以小规模的方式发生。比如,美国的郊区正在经历第二次城市化,人们逐渐抛弃8 000平方英尺的豪宅,转而在城镇附近寻觅更小但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居所。由于老龄人口的增加,老年人行动不便,又不愿意支付越来越多的能源和交通费用,这一趋势越来越明显。
而城市化的浪潮不仅仅席卷人类,新思想、新技能、新产业同样受到城市化的洗礼。想要在非洲拍电影?那你可能得去尼日利亚的拉各斯。想要在亚洲开发新药?那么你可能得到上海的药厂面试。想要在美国创立一个生物医学公司?那么你肯定要造访马萨诸塞州的128号公路科技园区。
我们看到了那么多的聚集,这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密集是不是更好?抑或密集会增加组织的脆弱性?一项研究给出了答案:在一个事物发展、崩溃并凭借恢复力再站起来的过程中,聚集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所指的不仅仅是城市,还包括各种不同的组织和机体。这次调查跟一般调查不同,而调查者也不是普通的科学家,而是一位城市物理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