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舍得用,孩子成大器》强制不如疏导,帮助孩子正确表达情绪(2)

舍得用,孩子成大器 作者:杨学强


刘宁放学回家就把书包摔在床上,把电视的声音调得很大,一副气哼哼的样子。妈妈看到后,走过去,把电视的声音调小,问他:“今天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了?”刘宁说:“语文老师真讨厌,以后我再也不上语文课了!”这位妈妈没有像别的父母一样,开始责骂孩子不懂事,不懂得尊重老师,而是接着问:“你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做?”孩子这才一五一十地向妈妈诉说今天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原来今天作文课上,同学们分组讨论作文题目,一个同学的橡皮从桌子上掉下来了,滚得很远,正巧滚到刘宁的脚下,刘宁捡起来,就扔给那位同学,谁知没有扔好,砸在了一个女同学的头上,那位女同学大叫一声,被语文老师发现了,老师不听刘宁的解释,批评他违反纪律,并且让他到教室后面罚站。

做了好事却被批评,刘宁当然不服气,所以窝了一肚子火,回到家里就发脾气。妈妈听后说:“帮同学捡橡皮,你做得没错,老师确实有点冤枉你了。可是你也确实影响了同学们的课堂学习,从这个角度来说你也是有错误的,是不是?”刘宁见妈妈没有完全责怪自己就低下头,妈妈接着说:“其实,你可以换个方法做这件事,比如下课后再交给那位同学或者告诉老师,由老师转交,都不会引起课堂的混乱,这说明你做好事没有找对方法,以后注意吧。”刘宁点了点头,坏情绪消失了,于是起身把电视关掉回屋写作业去了。

刘宁妈妈的做法非常正确。她先接纳了孩子的负面情绪,听孩子倾述之后,又给孩子做了分析,让孩子心服口服,不但气消了,而且也明白了“做好事也要掌握方法”的道理。

据美国一位教授调查,中国的小孩比外国小孩少笑50%,对此,很多父母觉得没什么,笑不笑无所谓,只要学习好就行,而这其实是个大问题,这说明中国的孩子不懂得如何表达自己的情绪。

任何时候你都别对孩子说“你不应该感觉这样”,因为任何感觉和情绪都应该允许。但需要注意的是,情绪的表达是需要学习的,孩子最有效的表达感受和兴趣的方式是大声说出来。虽然他的想法与说法不见得代表他的行为,但是一个人的情绪想法若是能被了解、接受,破坏性与挑战性的行为需求就大大降低。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