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动物相比,人的大脑皮层,特别是额叶这一区域异常发达。而该区域正是自我认识的中枢,使人能意识到自己是谁。大脑皮层掌控理智,而理智抑制感情。正因为如此,人才得以和其他动物区别开来。
因此,人们一直认为是大脑皮层决定了人的行为方式。而产生感情的古皮质,即大脑边缘系统,则与人的行为方式没有任何关系。
大脑边缘系统俗称“爬虫类的脑”,换言之,该区域是和其他动物共同的部分。也就是说,想研究人类的特有行为,只需要搞清楚大脑皮层的相关特性。
大脑皮层使人产生理智。大脑皮层发育得越好,智商就越高。于是人们就认为,那些能考上重点大学的人,大脑皮层都发育得很好。相反,控制不了感情的人,将来都不会有大出息。过去学校成绩单里有“情绪稳定”这一项,而我的分数总是很低。
直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才从根本上否定了这些错误的认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促使人们转变观念的重要研究吧。
面对电脑的飞速发展,有人担心早晚有一天它会取代人类统治世界。电脑在短时间内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为人脑所不及。于是,科学家开展了将二者优点相结合的人工智能研究活动。
可没过多久,这项活动就偃旗息鼓了。科学家发现,之于人是常识性的问题,电脑却往往不能理解。
实验者把炸弹放在托盘上,托盘放在推车上。一旦直接触碰或施加剧烈的刺激就会导致炸弹爆炸。
如果要把炸弹移走,你会怎样做?首先,你肯定不会用手去抓它,也不会嘎啦嘎啦地推动推车,只会小心地端起托盘将之移走。
可机器人却不能作出类似的判断。它知道不能直接触碰炸弹,却会作出推车与炸弹无关的判断,于是它就会嘎啦嘎啦地推动车子。它永远不明白车子的晃动和炸弹的爆炸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
实验表明,机器人无法作出全面的判断。与之相比,即便是对炸弹一无所知的人,单凭直觉也能感到潜在的危险。这种直觉和智商无关,直觉的判断力才是人脑最优秀的能力。
总之,不存在可以与人脑媲美的智能机器人。机器人的计算能力、记忆力确实比人强,可它永远不会像人一样作出判断、产生感动甚至发挥创造力。
理智并不能完全代表人的特质。人不仅有理智,还有感性的判断力。我认为,“感动”在直觉与判断力的培养上可以发挥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