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2年8月2日,《时报》刊发了《论李烈钧之野心》一文,其中露骨地攻击说:李烈钧、胡汉民两人抱有野心,他们的目的就是要反对中央。胡汉民反对中央集权,李烈钧也反对之,胡汉民反对军民分治,李烈钧同样亦步亦趋。二人互相联络,相互勾结,一旦中原事变,二人势必割据地方,李凭借胡获得出海口,胡借助李进入长江渠道,二人构成犄角之势,进则逐鹿中原,争夺天下,退亦不失为一方之霸主。
这次的“军民分治”讨论中,曾在高州率部反正、后任广东军政府参都督的前清军官黄士龙不失时机地跳了出来,他在写给曾经的上司和同僚胡汉民的信中公然辱骂道:你的种种举动,乃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可惜你没有这种力量,所以也没有这种狗胆。你的野心,难道是独立就可以满足的吗?
民初的一系列争论,如定都之争、军民分治等,云南都督蔡锷一直站在袁世凯的一边,不过这也并不奇怪,因为他本人一直是“富国强兵主义”的提倡者,以大局为重,赞成中央集权应出于其本意。
袁世凯发出“军人不得干政”的指令后,蔡锷随即提出“军人不党主义”,并退出了自己参与发起的“统一共和党”(蔡任总干事)。蔡锷以为,军人入党将导致武力掺入正常的政治斗争,新的政治制度无从建立;而统兵将领与士兵加入各党派(包括会党),势必会因政见分歧而引发兵变,如此一来,国家与社会更容易引发动荡。就后来的历史看,蔡锷的“军人不党主义”无疑有先见之明。
在与袁世凯的对抗中,江西都督李烈钧是最为突出的一个。九江革命时,李烈钧的士官同学、原江西新军的教练官余鹤松被推为旅长,但在后来的军队整编中,余鹤松所部改由欧阳武(也是李、余的士官同学)统领,余则作为都督府代表派驻北京。对此安排,余鹤松极为愤怒,他到北京后,袁世凯看出苗头,当即让他潜回江西并事先承诺,只要他推倒李烈钧,江西都督的位子就是他的。12月10日,余鹤松发动旧部兵变,但被李烈钧迅速调兵镇压,在百余人被枪杀后,余鹤松侥幸逃脱。
因杀人过多引起了舆论的指责,李烈钧事后又摆出和平姿态,他声称今后将专心治军,而请袁世凯任命民政长,以期平复各方的指责。实际上,李烈钧对民政长的人选早有安排,那就是自己的老师、前清江西武备学堂总监汪瑞闿。按说,李烈钧推荐汪瑞闿,袁世凯加以任命,事情就算完了,但事生变故,汪瑞闿囿于传统观念,他认为民政长(即前清之布政使)应由中央直接任命(而不是地方都督推荐),于是他跑到北京谒见袁世凯,并与后者拉上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