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定都洛阳,当帝国的首都不在关中地区之后,帝国的统治者发现,他们没有理由给予河西走廊以特殊的重视,因为这里的局势不再能威胁到帝国的心脏。因此,他们也就对与河西走廊密切相关的西域局势不再感兴趣。就在刘秀建立东汉王朝之后不久,西域有18个小国联合派使团来朝见他,并表示,愿意派王子赴洛阳作人质,以换得东汉重新设立西域都护府,但刘秀婉言谢绝了。在整个东汉统治期间,其对西域各地的统治是时断时续的,其控制力度远不如西汉时期。东汉对西域经营最辉煌的时间,可能就是班超在西域的那一段时间了。
东汉各方面都是对西汉的继承,但大体而言,其国力却远不如西汉了。东汉的发展还陷入了一个西汉不曾有过的怪圈。
东汉各位皇帝大多短命。除了开国皇帝刘秀活了63岁之外,最长寿的倒是亡国之君汉献帝了,享年也只有54岁。东汉很多皇帝去世时都才三十几岁,章帝是33岁,安帝是32岁,顺帝是31岁,桓帝是36岁,灵帝是34岁,这还算比较长寿的,此外,和帝去世时才只有27岁,少帝是15岁,质帝是9岁,冲帝和殇帝只有一两岁。这导致东汉皇帝往往是幼年即位,无法亲自处理政务,要由太后听政,太后的父亲或是兄弟被封为大将军,把持朝政,出现外戚当权的局面。皇帝年长之后,往往依靠身边的亲信太监从外戚手中夺权,表面上,权力重新回到了皇帝手中,实际上,不过是由外戚专权变为宦官当政而已。直到皇帝年纪轻轻就因抑郁而死,或因纵欲而亡,新的小皇帝即位,才又开始了新一轮的循环。在此怪圈中,东汉帝国的最高权力就常常在外戚和宦官之间转来转去,令人遗憾的是,这两类人的政治素质却都相对比较低。好在东汉帝国的中央集权程度远比不上后代的王朝,否则,帝国可以延续两个世纪之久,就是不可想象的事情了。
对帝国的延续起到积极作用的一个变化可能是,随着儒学作为统治思想的地位的巩固,儒家思想培养出的新型知识阶层成为行政官员队伍的主力。不过,容纳这些官员的体制却是从西汉甚至秦王朝那里沿袭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