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论天下》第2篇(1)

论天下 作者:李华平


第2篇

宗教与科学

人类何以在科学的名义之下,获得了如此巨大的能量?科学背后的“科学伦理”到底是什么?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以其所著之《 中国科学技术史 》而蜚声全球。这位极端崇拜中国道家,欲做老子一家人的西方学者,通过研究发现,中国以孔子为始祖的儒家文化,虽然在聚拢人心、愚化百姓、维持社会稳定方面起到不少作用,但由于儒家文化首先把其兴趣集中在人类社会,而对非人类的自然现象避而不谈。导致这种只研究“事”,而不研究“物”以及“物之理”的倾向,必然对科学的发展起到阻碍作用。此外,儒家思想中主张“述而不作”、“周因于殷礼”等思想,鼓励与纵容人们因循守旧的保守主义倾向,以及轻视手工劳动的落后意识,都对科学事业的发展有百害而无一利。当然,李约瑟同时也指出,并非儒家思想的所有方面对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毫无益处。儒家主张的“天人合一”理论,就包含着尊重人及其精神生活的合理化成分,因而对科学的发展就具有非常积极的作用。

相形之下,李约瑟发现,中国的道家文化与墨家文化从不同方面对中国乃至亚洲地区科学技术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中国的道家文化认为世界是真实存在,而所谓的“道”家之“道”,并非指人类社会中的正确的生活之道,而是代表着自然界的“秩序”与宇宙运行之“道”。这种“道”与古希腊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所说的“逻各斯”一样,都代表着事物的规律。既然如此,也就说明人们通过研究和掌握世界的“道”就能掌握世界。

中国的墨家思想,依照中国哲学家冯友兰的解释,它属于春秋战国年代的“游侠”哲学,是对中国封建社会那种崇尚“其言必行,其行必果,已诺必成,不爱其躯,赴士之厄困”的武士道德的理性化解释。出于一种随时奔赴沙场保家卫国的军事考虑,中国墨家思想特别注重与军事有关的科学研究,因而特别容易被引向物理学与力学的研究。此外,墨家所论述的诸如感觉和知觉、因果与分类、类同和差异、部分与整体的关系,也奠定了亚洲自然科学的基本概念体系。这些无疑促进了中国和亚洲地区科学事业的发展。

印度科学的发展,在许多学者看来,则在印度文化中存在的宗教多元化、怀疑主义、追求理性以及“惯于争鸣”的文化传统中得到解释。

美国学者兰西·佩尔斯和查理士·撒士顿在《 圣经 》中窥视到西方科学事业如此发达的真谛。在以上两位学者看来,基督教文化与科学事业的发展并不矛盾,二者之间并不如通常所宣传的那样存在什么所谓的“战争”,相反,基督教是催生现代科学事业发展的强大的精神支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