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次,我们在多年之后,再度重游奥地利的维也纳。在快要抵达市区的自然史博物馆时,小K突然问我:“妈妈,我们是不是来过这里?我好像记得有一个从奥地利的哈休斯塔挖出来的骷髅,放在自然史博物馆里。啊!还有一只很高的恐龙化石!”
天啊,我真是很意外,他居然记得!就在他两岁多的时候,我们确实带着他参观过这间博物馆,当天的晚餐,他还把朋友开的中国餐厅里的牙签全数倒出,排成恐龙化石的模样呢!过了这么多年他居然还能记得,让我十分惊讶,而他对于维也纳的旧地重游,显得更加兴奋。
所以,我们怎么知道孩子没有收获?
这就像培养阅读,没有一定的时间表,更不可能立竿见影。
带着孩子旅行,小时候就是跟着父母游玩,孩子自然也习以为常,没有什么大人自己玩不到的问题。家庭旅行,本来就是要有些部分的调整与妥协,是一种彼此尊重的民主方式。我喜欢这样的感觉,也刻意让孩子认知,一起旅行是大家的事,而不是只有爸妈陪他去想去的地方。
更何况,记不记得去过哪些地方很重要吗?照片会告诉你,到此一游的足迹,而且就连大人有时去过哪里,也不一定记得住,为什么要孩子记住?
旅行是一种无形的熏陶和收获,即使在旅行的十天内,孩子只有一两天的收获,也比在课本上读了千百次要来得深刻,那种震撼力是书本上模拟不来的感受,更可以有机会启发孩子不同的思维模式,以及看事情的角度。
我们总呼吁要培养孩子多角度思考,然而总是在同一个氛围下的孩子,要如何体会与想象,大人们所谓的多元角度是什么?孩子们思考的参考数据,多半来自师长、父母、电视、教科书……真正可以提出自我见解的孩子,极为少数,也多半无法受到鼓励;大多数孩子的学习方式,只是不断地追求高分,还要更高分,以平衡得失之间莫名的空虚。这样真的能学到多元角度的思考吗?
也有人说:“我们只是一般人,没有钱可以经常出境。”我们也是一般人呀!境外旅游,就是看你想不想去、敢不敢去。补习费再贵都花了,还怕几年去旅行一次吗?如果真的经济上不够充足,还可以和孩子一起存钱,拟定目标和计划,存到了钱,到不同的地方去看一看,会有无比的成就感,而且也和孩子一起有了共同努力的目标,是难得的亲子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