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他大笑了起来,“旧车有什么不好?就好像我太太,前面嫁个四川人,又嫁个上海人,还在演艺圈二十多年,大大小小的场面见多了。现在老了,收了心,没了以前的娇气、浮华气,却做得一手四川菜、上海菜,又懂得布置家。说句实在话,她真正最完美的时候反而被我遇上了。”
他的朋友说:“别人不讲,我真看不出她竟然是当年的那位艳星。” “是啊!”他拍着方向盘,“其实想想我自己,我又完美吗?我不也是满身缺点,有过许多往事,许多荒唐。正因为我们都经历了这些,所以都成熟,都知道让,都知道忍。这不完美?这正是一种完美啊!”
不完美正是一种完美。关键是我们看问题的角度,过去这样看,是缺乏经历,现在很多东西都经历了,所以情况不同了。
我们的这个世界,美丽的事物往往有缺憾,诸如维纳斯的断臂、圆明园的残垣。它们并不完美,然而这些令人叹息的缺陷却并未减少它们本身的美丽;相反,它给人以美丽的想象空间,增添了无穷的魅力。所以很多时候,我们相信有一种美丽叫残缺。
美艳无双的西施有心痛之病,才智绝顶的诸葛亮也会霸业难成,勇冠欧洲的拿破仑也会上演滑铁卢之败。没有一件事物可以绝对完美,上帝在安排完美的时候,一定不会忘记残缺,然而残缺又在某种程度上成就了完美。西施因为心痛多了一点我见犹怜的动人;诸葛亮因为大业难成多了一曲千秋悲歌;拿破仑因为滑铁卢的惨败多了一份历史的传奇。
这些都告诉我们,这个世界上,完美与缺憾往往是并存的。如果我们懂得换个角度去看,就能发现缺憾背后的美。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一轮满月当空固然是一种美,可这“月如钩”也是一种美。史蒂芬·霍金,一个“坐在轮椅上的科学家”。仅以三根还能活动的手指保持着与外界的联系与交流,却在中国掀起了一阵阵“霍金热”。伊扎克·帕尔曼,一个坐着轮椅登台表演的国际小提琴大师,凭着一具具有缺憾的钢铁之躯,登上了音乐艺术殿堂的最高峰。拥有先天智障的舟舟,当他沉浸在无穷魅力的音乐海洋中时,俨然成了一切生命的主宰。
缺憾并非真的缺憾。《圣经》上讲得好,“上帝在关闭一扇窗的时候,也同时打开了另一扇窗”。有人说“我很丑”,换个角度,由表入里,就会发现“我很温柔”。诗人说,“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缺憾,让完美有了前进的方向。如果你是一株幼苗,请不要为自己的稚嫩而自卑,只要坚韧不拔,时间终将让你成长为参天大树;如果你是一条小溪,请不要为自己的渺小而伤神,只要锲而不舍,终将拥抱大海。
人生在世,谁都希望生活完美,但缺憾总是难以避免。面对缺憾,换个角度,就能发现它背后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