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i成瘾》i失调:我们为何变成这样?(5)

i成瘾:逃离24小时×7天“i不释手”的生活 作者:(美)拉里·罗森


一共有766名被试参与我们的研究,其中85人出生于婴儿潮时期(大约在1945年~1964年之间),118人是“被排挤的一代”(出生于1965年到1979年之间),409人是网络一代(出生于1980~1989年),还有154名i一代(出生于1990~1998年)的青少年[10]。被试群体具有很好的种族和文化背景代表性,从城市到南加利福尼亚的乡村的都有,被试的教育背景、职位、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状态也具有一定代表性。一些被试与配偶或孩子一起生活,另外的在家或在学校与室友生活。与我们大部分大规模施测的调查研究一致,被试群体代表了南加利福尼亚州人口统计的特点。

本研究的目的,正如我前面提到的,是检验一部分人的心理健康水平是否与他们使用网络的程度有关。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考察了那些可能正向或负向预测心理健康水平的变量,包括不同的科技产品、媒体,以及对此的态度和信念。在所有分析中,我们都尝试在最初通过排除法(统计方法)排除掉任何可能的混淆变量来保证结果的准确合理。这些因素包括性别、年龄、社会经济地位、教育、生活状态、道德和文化背景以及所有与技术使用和心理健康相关的变量。

研究预览

虽然在后面的每一章,我都会呈现与那个章节所针对的障碍相关的数据,这里我先总体概括一下主要结果。基于我们所抽取的可靠并具有代表性的城镇居民样本数据,一些科技使用似乎与某些心理障碍相关。举例来说,那些整天收发邮件信息的人会有很多自恋型人格障碍的征兆和症状。这仅仅是一方面而已,并非全貌。那些自恋的人更多地使用手机打电话和发短信,花更多时间在脸谱网上传个人照片,并频繁通过发布状态来更新他们的主页,也更多地将他们的科技产品个性化(比如给他们的汽车起名,甚至跟他们的GPS聊天,就好像GPS是真人一样),同时在无法查看信息、电话留言和脸谱网状态时,更容易焦虑和紧张。当我们将这些综合起来看时,科技将导致我们产生i失调的这幅图画变得复杂起来,但更能被我们所理解了。

在脸谱网或电子游戏上花更多时间的人,比很少在这两方面花费时间的人,更容易产生严重的、多症状的i失调。根据我们的研究结果,其他科技产品的使用,比如收发邮件、看电视也许只是与特定的某一个障碍相关联。

为什么是现在?

究竟是21世纪科技产品中的哪些成分导致了现在的这种严峻的形势呢?依我之见,科技产品和我们人类自身需求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而需求正提供了我们会表现出适应不良行为的线索。你也许已经注意到,你与他人的互动已经从单纯的面对面或电话沟通转变成使用现有的多种多样的电子媒介来沟通了。这些电子沟通方式存在五大关键特征,能够迫使我们忽视活生生的谈话对象(或者在社交网络中的对象,抑或其他在线虚拟分享媒介中的对象)就在我们身边: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