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点尤其值得关注,因为一些伊斯兰激进分子正企图用恐怖手段,强行回归到一个所谓更纯粹的前现代宗教。在一些地区,比如某些阿拉伯国家,反美主义只是表面现象,其背后的实质是这些国家在现代化面前应对无能。据“联合国发展项目”一项《2003 年阿拉伯人权发展报告》描述,这些国家经济发展、民主化进程都极其缓慢,这充分反映了它们在现代化面前普遍存在的无力感。黎巴嫩裔美国学者福阿德·阿贾米说得很对,美国之所以招来怨恨是因为其“肩负着传播现代思想的责任,而受众对此的态度是既盼望又排斥;美国本身代表和体现的事物,是这个世界既渴望又害怕的东西”。但对阿贾米由此得出的结论,我却不敢苟同。他认为“美国人根本无须顾虑别国的人心和头脑”。阿贾米所说的这种情形已经延续多年,因此无法解释,为什么最近在马来西亚等经济上颇有建树的伊斯兰国家,美国的声誉会出现下滑。单凭阿拉伯国家无法适应现代化这一点,还不足以对美国吸引力的变化做出全面解释。而且,这种变化与美国在伊拉克和巴以冲突问题上所采取的不得人心的政策也脱不了干系。
我们不该夸大伊拉克战争的后果。“尽管前景悲观,但阿拉伯人并没有揭竿而起摧毁美国在中东的利益……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了解萨达姆·侯赛因的底细。”如前文所述,一个国家的形象由多方面因素构成,人们对美国政策的反感要远远超出对美国人的反感。但尽管如此,美国货还是在这些地区遭到了抵制。中东国家进口的美国商品比例从20 世纪90 年代末期的18 %跌至2001 年的13 %,部分原因要归咎于美国的
“外交政策丧失了一定的合法性”。伊斯兰激进分子原本就反对美国出兵阿富汗围剿塔利班政权,出兵伊拉克只会给他们加深仇恨的机会。这种仇恨心态正变得日益关键和突出,因为如今借助互联网,这些小规模组织就可以寻找、招募、动员志同道合者。而在以前,建立这样的联系几乎是不可能的。罗伯特·赖特认为,本·拉登的招募录像效果非常好,“借助互联网,这些内容有效地传递到了拉登的目标受众那里。”
近来有关美国吸引力下降的各种报道证实了我在前一章中的观点:只具备有形的实力资源是不够的。就软实力而言,关键的问题是:在何种条件下,把什么消息传递给什么样的受众,以及它会如何影响我们实现目标的能力?那么,谁来传递这些信息和形象呢?负责这项任务的,一部分是政府的国内外政策;一部分是文化,其中既包括流行文化,也包括高雅文化。同样的信息被传递给身处不同环境下的各类受众,不同的人“下载”信息后会做出不一样的解读,并产生不同的效果。软实力不是个恒量,它会随时空的转换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