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亚当·斯密、肯·加尔布雷思与大卫·李嘉图(2)

不再神圣的经济学 作者:(美)罗伯特·J·巴罗


仅仅由于亚当·斯密对市场和有限政府的推崇,就应当受到赞美。但其思想的最杰出之处在于,他指出每个人都在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但在“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会达到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他在其著名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The Wealth ofNations)(以下简称《国富论》)一书中写道:“由于他管理产业的目的在于使其生产物的价值达到最大程度,他所盘算的也只是他自己的利益。在这种场合,就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一样,他受着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情并非出于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往往使他比在真正出于本意的情况下更能有效地促进社会利益。我从来没有听说过,那些假装为公众谋取幸福而经营企业的人做了多少好事。”

这个观点闪耀着智慧的光芒,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个观点与《国富论》的其他观点一样都产生于作者无与伦比的深邃洞察力而并非来源于理论推导,人们不需要借助数学或其他工具就可以读懂这些观点。斯密主要运用“因此”进行推理,根本没有用“如果”,也没有在“如果”和“因此”之间进行连接。不过,这并不妨碍斯密得出正确的结论,也不能否定《国富论》是一部旷世巨著。但是常人甚至是经济学家都很难运用该书的理论框架来评价经济政策,也很难得出比斯密更好的答案。

斯密还特别强调了垄断会导致定价过高和管理无效率的思想。例如,他说:“同行业的人很少聚集在一起,即使在一起消遣娱乐也是少有的,但是串谋以对付公众或预谋提高价格的会谈却能把他们联合起来。”他又进一步讲道:“垄断……是有效管理的大敌,在垄断的情况下不能进行高效率的管理,只有在……普遍进行自由竞争的情况下才可以。”

出于这种考虑,人们可能认为斯密会支持反垄断政策以促进市场发育。但是斯密还说过:“事实上,不可能使用任何有效执行的法律或符合自由和公正原则的法律来阻止同行业的人串谋。”他的思想与当今主张市场调节的经济学家们关于实施反垄断法的观点相同——即反垄断弊大于利。原因之一是政府经常屈从于要求管制的行业所提出的要求;原因之二是反垄断措施经常用于惩罚成功的企业,特别是对一些成功的创新进行处罚。最后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反垄断法案并不能发挥多大作用,原因是除非政府支持垄断行为,否则垄断是不会长久的。

与斯密尚不完善的理论相比,其思想的继承者大卫·李嘉图提出了能被证明、修改及应用的完整理论体系,这基本上是第一个宏观的经济学模型。尽管李嘉图研究的领域没有斯密那么广泛,思想也没有斯密那样具有创见性和洞察力,但他在理论表述方面更胜一筹。这就是李嘉图的宏观经济学分析(例如公共债务的意义)比斯密的分析更加有条理、更加实用的原因。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李嘉图提出了一个著名的理论,证明了税收和公共债务的等价关系。也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预算赤字的大小并不重要。一些经济学家指出,因为李嘉图对人们的行为是否符合理论假设的理性原则有疑问,所以他并不确定自己提出的这个结论是否准确无误。有意思的是,尽管这个理论是李嘉图独创的,但关于人们行为的疑问却与斯密《国富论》中的论述一字不差。既然这样,我们可以把李嘉图的理论缺陷和自我怀疑精神归功于斯密,但不能把李嘉图的思想归功于斯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