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种新的感受(3)

生命的真相:葛吉夫的第四道 作者:(瑞士)珍妮·迪·萨尔斯曼


35.我感受到“我在”

你们是否看到我们面前的问题是一个与感受有关的问题?我们开始觉察到自身所有感受的不足之处,以及对更纯净、更有穿透力的感受的需求。但我们还没有能够到达内在那个可以让转化发生的深度。我不会放弃我的理想。我渴望活出更加真实的自我,渴望向我更高等的部分敞开,渴望体验到一种会带来了解的情感力量。我需要听到这股力量的呼唤。为此我需要进入一种更深层的静默,让我的感受不再受制于我的小我。这只有在静默中才会发生。

我渴望临在,渴望保持临在的状态,但我却感受到自己的无力,感受到自己无法渴望,也无法存有。我没有一种强烈的渴望或意志。我需要帮助,需要另一种品质的力量。帮助会以一种感受的形式出现,这种感受是更加活跃的,带着更多的坚定,它是来自高等情感中心的一种感受。这时,我会了解到一种临在的全新可能性,它会在我与周遭环境的关系中将我重新定位,并为我的临在赋予意义。

但是,只有在感受到迫切的需求时,我才会获得这样的帮助。迫切的需求来自于对我当前无力状态的觉察和体验。这样,我会对自身的状况具有更加正确和真实的觉知,并且渴望这种力量的帮助,渴望实现存有。由于我渴望臣服于与这股力量相关的法则,于是我会为这股力量让出空间,保持专注,以便让我所有的部分愿意接受它的帮助。只要我把这种力量置于首要的位置,我就能接受到它的帮助。但这种无力感转瞬即逝,我会再一次相信在我当前的状态下我能够“做”,并且回到对“我”的想象中,回到盲目的状态中。

要如何理解感受带来的体验呢?我们知道感觉是什么,它是一种内在的触觉。感受则需要另一种品质。它与“喜欢”或“不喜欢”无关,但它仍旧是情感的一种。我可以感受到悲伤或喜悦。感受总是会向上升腾。它像火焰一样爆发,然后熄灭。然而我可以感受到“我在”。这种纯净的感受是没有对象的。只有当我能够不带有任何观念、语言或形象地觉察,并接触到事物的本相时,我才能够理解纯净的感受是什么。

我开始看到我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幻想出来的世界。它不是真实的。我对自己的觉察也不是真实的。我通过思维去觉察自己,迷失在对“我”的想象中。我只有在一些短暂的片刻会触及内在一些真实的东西——我感受到“我在”。我对自己的感受会让我了解自己的实相。这时,只有在这时,我知道我在。我回到了本源。现在,我对自身的实相有了衡量标准,这个标准就是实相本身,而非我在通常状态下的普通感知力。这个实相一直都在。它需要成为一个吸引我感受的中心。

葛吉夫给予我们“我在”的练习,让我们来对自己的感受下工夫。我在内聚的状态下会找到对“我”的感受。我把这种感受导入我的右臂——“我”,然后在右腿中获得一种感觉——“在”。之后,我会去感受右腿;感觉左腿;感受左腿;感觉左臂;感受左臂;感觉右臂。这样重复三次,每一次都去感受“我”和感觉“在”。随后我会去感受整个身体——“我”,然后感觉整个身体——“在”。我会一直将“我”体会成一种感受,将“在”体会成一种感觉。感受是一种更高强度的感觉。这个练习也可以从右腿开始,然后是左腿,按顺序进行。“我在”也可以被替换成为“主啊……请慈悲为怀”。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