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第十三章)是一幅蓝图,教导读者如何在生活中通过一系列练习和推荐来有效使用念力,进行自我“充电”。这部分同时也是一种前沿科学的练习。我不是人类潜能专家,所以本书并不是一本自助手册,而是一趟我自己以及各位自身的发现之旅。我从描写这些状况的实验证据中推断出这一计划在意念制动实验室体验中产生了最积极的效果。我们绝对确定这些技巧都曾在受控制的实验室环境里成功产生效果,至于它们能不能在各位的生活里起作用,我们则不敢保证。事实上,练习念力、利用念力,你就等于是在进行一个持续不断的个人实验。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包含一系列个人与群体实验。第十四章勾勒出一连串各位可以在生活中独立进行的念力实验。这些迷你实验将作为实验的几个部分,以得出更大的结论。各位可以把结果贴到我们的网站上,与其他读者分享。
除个人实验外,我也设计了一系列大型群体实验,供本书读者参与(见第十五章)。在经验丰富的科学团队的协助下,“念力实验网站”会定期举行大型实验,让读者测试自己集中念力是否能对科学性的可测量目标产生显著效果。
各位需要做的只是读这本书,消化它的内容,登录网站(www.theintentionexperiment.com),然后根据本书后部的指示和练习,在网站上描述时放送一些非常具体的意念。第一回合实验将会由德国诺伊斯国际生物物理学研究所副所长波普主持,由他的七人团队、亚利桑那大学的心理学家施瓦茨、思维科学研究所的施利茨和雷丁共同主持协助。
网页制作专家与我们的科学团队协同设计了一份登录协议书,以便能够知道群体的各种特质或是他们意念的各方面,并加以分类,让实验获得最有效的效果。每一次念力实验都会选择某一特定生物体或一群人作为对象,这样可以测量到群体意念所产生的变化。我们从低等生物海藻开始(参考第十二章),再把难度增加,被选择作为实验对象的生物一次比一次复杂。
我们的计划是很有雄心的,最后将会处理一些社会疾病。最终的目标之一是有伤口的病人。众所周知,伤口的愈合有固定的、可测量的速度和准确的模式,任何偏离正常值的情况皆可被精确测量出来,并表明一种实验效果。就这个例子而言,我们想知道群体念力是否可以让伤口愈合得比一般情形更快。
当然,各位不是一定要参加我们的实验。如果各位不想参与,也可以看看别人的念力实验结果,利用一部分信息来了解如何把念力应用在生活中。
请不要随便参与这项实验。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正确性,大家最好事先阅读一下这本书,完全领会书的内容。实验证据表明实验最有效的人都像运动员训练肌肉一样训练了他们的大脑,从而增加了他们的成功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