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到更大的经济体需要货币具有更大的灵活性,本国货币和信贷条件要适应本地的需求,很多经济学家认为重新估值是非常自然的举措。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期,日元对美元升值80%,让日本的出口变得昂贵得多,从而导致竞争力下降。日本没有石油,尤其容易受到70年代末期石油价格飙升的影响,诸如此类的种种因素也合力促使日本经济放缓。在接下来的15年中,日本国内生产总值切换到了低速挡位——先是下降到了5%,然后是4%——日本经济随之陷入停滞,直到今日。(从1990年以来,日本经济每年仅增长1.2%,2000年以后则不到1%。)
短期内,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还不会下降到4%。尽管中国也在逐渐让汇率变得更加灵活——人民币自2005年以来就在稳定升值——相对于日本要更加循序渐进。在达到日本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所实现的现代化水平之前,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中国在1978年开始现代化建设,起点远低于日本。日本从1955年开始高速增长之前就已经拥有了相对发达的工业化经济,拥有现代化的纺织、钢铁和造船行业。
与20世纪70年代的日本相比,中国的城市化程度不高,人口老龄化也不是很快。中国的领导人也看到了正在发生的情况:他们正在尝试把经济放缓至一个更适合中等收入国家的健康增长水平,而不是将增长目标继续定位于适合欠发达国家的高增长速度,并且尽量避免经济崩溃的可能性。
中国经济放缓将会降低一颗明星的轨道,它曾改变了人类进程的轨迹,无论好坏,都快速减少了全球范围内的贫困,同时加剧了环境破坏和全球变暖的威胁。中国相当于一家拥有革命性技术的公司:在摧毁竞争对手的同时,提升了那些为其提供发展动力的国家。中国作为出口制造大国的崛起,并没有减缓全球制造业的长期下滑(去除通胀因素之后,制造业自1970年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当中的比例从17.5%下降至16.9%)。中国仅是更快地吞噬西方国家在钢铁、电视、汽车和其他制造品方面的份额。中国经济放缓,意味着它将减少地区性政治冲突,减少贸易战,减少世界对这条“红色巨龙”崛起的恐惧。因此,这或许不是件坏事。
如果中国在未来几年的经济增长速度下降至6%~7%,人们会感觉这像一场温和的衰退,将会有一些转变所带来的痛苦。但对于全球经济来说,这很难成为大事件。毕竟,如同中国谚语所说的,“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更大的背景是中国的经济规模现在已经非常大——每年约6万亿美元——即便以6%的速度增长,也会在未来数年成为世界经济增长最大的单一贡献者。因此,这种震惊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担心中国崛起(或崩溃)的国家、政客和投资者们将会大大地松一口气。那些把身家性命都押在中国至少会以8%的速度增长的人,会面临一场极难应付的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