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5.4 “中美物价”怎么比?(5)

看懂货币(图文版) 作者:陈思进


教育也是美国家庭的一大开支。虽然美国实行12年义务教育制度,公立学校直到高中都是免费的,不过上大学的费用就比较昂贵了。即便是上本州的公立大学,学费也要几千美元一年,好的私立大学,学费每年高达数万美元。

还有一个比较容易被忽视的是交通出行费用。对美国家庭来说,两三部汽车是生活必需品,美国人离开汽车可以说寸步难行,因为很多地方都没有公共交通。所以,尽管美国油价很低,但由于通勤距离远,加上停车等费用,每个月至少也有好几百美元的开销。

这样整个算下来,普通美国家庭的确大多徘徊在“收支相抵”的状况,不会有多少结余。

涨价恐慌何时了

国人之所以热衷于比较中美物价,其实是暗含了这样一个问题:一个人均GDP仅为美国1/10的国家,物价应维持在什么水平上,才能让人民“过得有尊严”?这绝不是盲目的不切实际的攀比,而是民众表达现实生活压力的一种方式。

近十年来,城市居民感受到了房价飞涨的疯狂,而在房价上涨终于刹住车的时候,涨价的领域却全面扩散到了日常消费品市场,由农产品一轮一轮扩散,一个环节传导到另一个环节,引发物价上涨的“整体性恐慌”。

2011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5.2%。分类别看,在CPI中占最多权重的食品类价格涨幅最大,上涨10.8%。对普通家庭尤其是低收入家庭而言,权重越高的商品,必需的程度越大,比如,饭不能不吃,因此在民众所感受到的实际物价涨幅,比公布的数据更高,痛感更强烈。2012年上半年,成品油价格刚刚调完,食用油、日化产品、奶粉、快餐行业均紧着上调价格。

两年前,新浪微博上有网友罗列了一长串:100元可以坐50次北京地铁,30瓶600毫升百事,25瓶600毫升和其正,10杯面包新语的酸奶,8碗马兰拉面,100个鸡蛋,波司登羽绒服的一对袖子,三分之一件中档衬衫。

另一位网友微博留言表示,100元可以买4.5公斤五花肉,或一瓶1.2升品质一般的橄榄油,或一条普通的棉絮。还有网友列举出:1桶食用油,或2袋10公斤大米,或2扇比较小的生肋排,或5个套餐,或100个包子(不是金陵大肉包),在淘宝上可以买2瓶指甲油、5个骨瓷杯或1套棉睡衣。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