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时期内相对稳定。价值观会随着你的需求和视角的变化而变化。当你成长了,学到新知识和内心变成熟,你的价值观会改变。社会事件也会影响价值观。一个澳大利亚的研究发现,“9·11”恐怖袭击事件发生后,职员们对于“安全感”这项价值观的优先级显著提高。
价值观不是:
·物质目标。尽管物质目标有时候会体现价值观,比如一个珍贵的传家宝可以体现出重视家庭、传统、审美等价值观。
·信条。信条是一些准则或观点。价值观产生信条,同时又被信条深深影响。
·情绪。价值观可以帮助我们在混乱的情绪中认清现状,有时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情绪状态。
·行为、习惯、态度。价值观会影响行为和态度,但不会决定它们。你上次听到有人大喊“让你按我说的去做,不是让你学我”是什么时候?那个人恐怕就是因为什么环境因素,正在做违反自己价值观的事。
·道德或伦理。品德是人们设立的“好行为”的标准,伦理则是约定俗成的行为准则。品德、伦理和价值观会彼此互相影响。但也请记住它们的不同:品德和伦理对人起约束作用,价值观则对人起推动作用。
·原则。原则是通过时间验证的真理、规律或标准。每个人都可以自己选择是否采用它们。英国社会学研究者理查德·蒂特马斯指出两者的不同,“即使小偷也有自己的价值观,但是他们与常人的区别是他们缺乏原则”。
·永恒不变的。我们不可能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认为礼貌比宽容重要,或者认为有能力比有道理重要。
·只存在于工作或生活中。你不是仅仅在你需要的时候,才想起来自己应该友善、雄心勃勃或者思维开阔。如果这些是你的价值观,它们就会在你生命的方方面面都出现,而不仅仅是在工作中或者在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