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奇心也是一股生命的能量,它促使孩子不断迈向更广阔的天地。人类需要这簇生命的火花,它在孩童的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诗人、艺术家的创意工作都离不开它。好奇心也激发人类去探索和期待,让我们发现还有“更丰富的世界等待我们去体验”。对于世界上的各种奥秘,达尔文和爱因斯坦都充满了孩子般的好奇心。
乐观
孩子天生就会乐观地去探索世界。如果孩子认为照顾者不可靠,他就会转而信任外界事物,用这些事物来满足自己的需求。孩子天生就相信世界是友好的,相信自己有希望,相信一切皆有可能。这种乐观和信任,形成了人类天赋的核心部分,支撑起了所谓的“孩子般的信心”。
正是由于这种天然的乐观和信任,孩子才会受到照顾者不经意的伤害。当孩子完全信任照顾者时,照顾者的微小伤害也会让他们很受伤。和其他动物不同,孩子没有“本能反应系统”教他如何做。他们需要学习,学习则依赖于照顾者。孩子通过与成年照顾者交流,慢慢形成内在的适应能力。而培养每一种适应能力都有恰当的时机,这些时机都是一定的。如果受到伤害和羞辱,孩子的乐观和信任就会被扼杀,促使他们产生乐观和信任的情感纽带就会被切断。他再也不能依赖照顾者,无法从照顾者那里获得安全感,于是他越来越警惕和恐惧。如果这种挫折不断重演,他就会变得悲观。他丧失了希望,开始认为必须耍手段,自己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他不再动用自己天生的能量直接与世界互动,而是让照顾者替他完成他能独立完成的事情。
乐观和信任是亲密关系的核心。要想建立亲密关系,就得冒着受伤的危险。我们无法先找到足够的依据再去信任他人。既然如此,有时只好“冒险”信任他人。在生活中,我们同样需要乐观。有了乐观,我们就会明白一切现实都是有正面价值的。有了乐观,我们就能看到光明的一面。就拿甜甜圈这个小食品来说,有了乐观,我们看到的就是甜甜圈的美味,而不是甜甜圈上的那个洞。
单纯
孩子的单纯是他们的魅力所在,也是他们天真无邪的最大表现。孩子无忧无虑地享受着快乐。就像克里斯托弗·莫雷所说的,他们接受生活中所有“不寻常的谜题”。他们“特异的神性”源自他们缺乏对错和好坏意识。孩子的行动趋向于本能。最开始时,他们的活动缺乏方向,因为他们对一切都太感兴趣,难以取舍。也正是由于缺乏方向,每个孩子都会闯入“禁区”,触碰和尝试危险、有害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照顾者需要时刻关注、照料孩子,确保周围的环境不会危害到他们。这些都需要照顾者付出时间和精力。哪怕是最好的照顾者,也难免会有生气的时候。照顾者若是露出不悦之色,孩子就会感到惊讶和困惑,因为他觉得他做的事情刺激又好玩,照顾者怎么会不高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