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资源争夺赛拉开帷幕,中国领跑全世界(3)

谁将买下全世界:未来20年资源大博弈 作者:(美)丹比萨·莫约


当然,中国并不是第一个展开全球资源攻势的国家。历史上从来就不缺少这样的先例,比如:罗马在1 世纪的扩张,英国在16 世纪末的远洋探险,欧洲、美国在19 世纪60 年代中期和70 年代兴起的跨国公司,以及赋予这些国家以巨大经济实力的工业革命等。他们对原材料的胃口越来越大,跨国寻求资源的欲望也越来越膨胀。事实上,欧洲对非洲的殖民统治和对中东石油地区的肢解,本质上也都是对大宗商品的掠夺。中国的资源战略虽然令全球瞩目,但它显然没有对他国领土表现出赤裸裸的占有欲。

今天的中国拥有了早期资源探寻者所不具备的两件法宝:巨大的财富和无与伦比的政治经济准则。在一个现金为王的世界里,中国的优势显而易见,其现金储备量令人震撼:2012 年,中国的外汇储备超过3 万亿美元,使得它有能力去做别国难以想象的事情,探寻别国无力涉足的地域。换句话说,中国正在展开一场全球性的资源大采购。即便中国放缓经济高速增长的步伐,它对大宗商品的需求和热爱也依旧不会降温。

对于像秘鲁这样的贫困国家,虽然其自然资源多得可以砌成一座四五千米高的矿山,但他们最急切需要的,还是用于实现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资金。与此同时,债务缠身的发达国家也不得不对中国谦恭礼让,因为他们需要中国的巨额借款熬过债务寒冬。2011 年,中国即已成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持有美国政府海外发行全部国库券的26% 份额,相当于美国政府全部债务的8%。此外,日本、韩国、中东国家虽然也已着手实施本国的资源战略,但是,在中国强大的经济实力、丰富的现金储备及无畏无惧的决心面前,他们也只能甘拜下风。中国在这场资源大战中独占鳌头。

中国的成功依赖于个人、企业和政府这三个成分组成的一个统一体。这种合力,源自所有成分都能在一个共同的主题下团结为一体,而这个主题就是中国自身的强大。原中共中央宣传部常务副部长、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郑必坚在2003 年提出的“和平崛起”政策,或许可以最好地诠释这个主题。郑必坚的讲话以及中国总理每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均从经济增长目标、科技发展战略、外交政策及世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强调了中国以社会发展为核心的政治立场,尤其是对教育、社会保障和国内基础设施等的重视。

原则上来看,中国的这些目标似乎与他国政府的基本目标并无二致。但就中国而言,其重要意义在于,中国的政治基础设施将如何服务其未来战略走向。经过长期的计划经济体制,中国政府在建立银行、能源、交通运输及资源型大型国有企业的行为模式上,其核心领导力已毋庸置疑。概括地说,当中央政府对政府主导型经济大力扶植时,这就意味着所有参与者都必须以落实政府制定的基本目标为着眼点。因此,即便是企业的逐利本性,也要服从于中央政府的政治需求。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