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样的问题,通过不停的提醒和追问,最终我们可以肯定,在安的潜意识当中,成为一个药剂师仍然是她最大的梦想。只不过在这次事件之后,安的情绪掩盖了这个事实。安在很小的时候就对药剂师充满了兴趣与天赋,她甚至在九岁的时候就已经获得了她人生中的第一个化学装置。之后,在担任药剂师的叔叔的引导下,她终于踏上了她的药剂师之旅。
说服和开导的结果,最终让药剂师职业的梦想又在安的心中燃起了。
其次,安觉得,如果她再次失望,那该怎么办呢?她害怕出现第二次挫折。所以她认为,这个世界上不是还有很多其他的职业供她选择吗?
她说:“我为什么还要承担更大的风险?事实已经给了我重重一击!”
我们不停地提醒她,现实的情况是什么样的:通过长时间的观察,我们发现她一直梦想着成为一个药剂师。从9岁开始,她就利用假期做短工,在叔叔的药房里追寻着她的梦想。另外,我们发现她在这方面极具天赋和优势。这使得她又重新开始相信一个她早就知道的事情——我确实适合这个职业,这是一个铁定的事实,没什么可以改变。
第三点,安觉得,父母鉴于她在这件事情之后的表现,曾建议她忘记这件事,开始经营新的生活。父母曾经处理过比这个问题更严重的问题,在这方面有着足够的经验,她认为自己应该听取他们的建议。
在与安的父母沟通之后,我们了解了安与父母之间的个性以及文化上的差异,他们是不同的人——并让安理解这些差异。她最终明白了与父母之间的这些区别,他们有着不同的需求和判断标准,所以在处理问题的方式上也理所当然不一样。安的情感伤口可以被治愈,但是安得为此付出一定健康上的代价。这一点,她必须要知道。
第四点,安觉得她没有得病,她要选择一个新的职业目标。这是一个近乎于固执的想法,从治疗的开始延续到结束,直到她被最终说服,然后愿意改变她内心能量的出口。
第五点,安觉得她没有勇气去面对这样的现实,她已经没办法再去为了成绩而努力。在重大的失败之后,她丧失了勇气。
我们将安以往在学校的成绩拿出来进行比较,她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天赋是在平均水平以上的,相比他人,她有着巨大的优势。安也知道,近期成绩的下降跟自己将兴致转移到药剂师之外的社交生活有关。她交了一些新的朋友,受到了劝说,看到了其他的诱惑。这当然很正常,但她需要判断自己真正应该做出什么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