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虚假的希望(2)

自制力 作者:高原


“这是为什么?”

有个学员诚实地回答我:“因为发誓改变会让我感觉自己开始充满了希望,我喜欢想象一下改变后的生活,幻想改变后的自己,更苗条、更强壮、更有钱、更积极向上,想到此我就活力四射,觉得生活是有希望的!”

没错,他总结的很正确,这正是原因。可惜,这一切都无法变成现实。在这时,人们做出改变的决定就是最典型的即时满足感,这才是目的。在什么都还没做之前,就让自己感觉良好,用以抚慰对于现实严重不满的心灵,但等感觉好了一点之后,得到满足的意志力就会消失,然后就不想改变了,退回到发誓之前的状态。

这就是虚假希望综合征的发生过程,为什么我称之为“虚假的希望”呢?就是因为它永远只是一个希望而已,决不会变成现实。这时的人总是发誓要改变,而且认为这是他意志力的体现。就像索利斯的戒烟战争一样,他笑着说:“戒烟很简单,我仅在上个礼拜,就戒了20次了。”

在做自制力障碍测试时,我们在学员的生活中发现了大量的“虚假希望”。有人曾立志在今年要读100本书,现在到了6月份却只摸了一本书的书皮,连作者是谁都没有记清;有人决心在今年要减肥成功,要天天早起,而且每周要锻炼至少3次,可他说:“每天晚上记日志时,我都恨不得要抽自己一个耳光,因为我只坚持了两天就失去了兴趣,之后的每一日我都在睡懒觉。”

总之,人们通过这些“根本不会真正去做的”计划,想象自己在未来一定是健康美丽、欢乐活泼和事业成功的。然后呢?改变很难!他们清楚地记得当时自己的理由:天气很冷、空气很脏、看书很累、锻炼很痛苦……借口总是比计划更容易找到。

“虚假的希望”还有一个很厉害的特点:越宏伟越好。

目标一定是远大的,只有这样才能产生更强烈的满足感。所以我们很少在生活中看到有人制定每月减少两斤的减肥计划,多数人的目标都在十斤左右。我曾见过一位学员非常夸张的减肥计划书,上面写着每月减肥目标的数目是20斤,他恨不得一夜之间就完成50斤的目标。制定读书计划的人也很少说“我要每天看5页书”,而是告诉你:“1周1本吧,平均每天50页,这是起码的!”

制定的目标越宏伟,希望越大,给自己带来的感觉就会越好,也就越容易让自己从现实的低潮中爬起来,站起来,找回一种自我满足的心理状态——虽然对改变现实毫无用处。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