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为自己假设一次更坏的体验

自制力 作者:高原


◎为自己假设一次更坏的体验

在第二节课的最后,我推荐学员和读者多在自己的生活(练习)中采取“下行假设”——就是假设一种比事实结果更坏的结果,以此来减轻自己的负面情绪。

我们的生活中存在着一种心理现象:思维活动针对的不是已发生的事实,而是与事实相反的另一种可能性。人们迟到的时候,会认为“如果早点动身就不会迟到了”;一场失败的考试结束后,他会觉得“要是再加把劲这次考试就能及格了”。

这就是一种反事实思维,即与事实相反的假想。一个人外出没带雨伞被淋得像只倒霉的落汤鸡,他会想要是带雨伞就不会挨淋了。如果说淋雨是一种既成事实,那么想象带雨伞不会挨淋就是与事实相反的思维。

它的运转形式是“如果……,那么……”。比如:“如果刚才没买那件衣服,现在就可以买这件了。”一个反事实思维包括两个部分:虚假的前提(“如果刚才没买那件衣服”)和虚假的结论(“现在就可以买这件了”)。

根据发生的方向,我们可以将反事实思维分为两种,一种是上行反事实思维,一种是下行反事实思维。上行反事实思维就是“上行假设”,它是人们对于过去已经发生了的事件,想象满足某种条件,就有可能出现比真实结果更好的结果。例如,“如果比赛能到比赛场地进行过适应性训练的话,那么今天这场球就不会输”。

下行反事实思维,也称为“下行假设”。它是指可替代的结果比真实的结果更糟糕,如“幸好比赛前到比赛场地进行了适应性训练,要不然今天这场球肯定会输”。比如在奥运会上,我们经常发现,那些获得铜牌的选手往往比获得银牌的选手更开心。这是因为,铜牌得主运用的是下行假设,即如果我发挥得稍微差一点,就与奖牌失之交臂了;银牌得主运用的则是上行假设,即如果我发挥得更好一点,就能登上最高领奖台了。由此引发的,是两个人在结果出来后截然不同的情绪:铜牌得主兴高采烈,银牌得主则垂头丧气。

学员蒙特曾经历过一场车祸,和他一起的朋友撞成重伤,他也多处骨折,情况比他的朋友还要严重,医生告诉他:“再偏离1公分,你的肋骨就插进了心脏,你会当场丧命。”当家人去医院探视时,蒙特的心情非常好,他感激上帝能让自己幸存下来,就对家人说:“如果我运气不好,今天就已经在世界上消失了,现在只是骨折,没什么大碍。”

蒙特康复很快,一个月后就出院了,医生说他只要在家休息就可以。而另一位朋友虽然伤势比他的轻,却在医院待了足有50天,伤情反复频繁,因为他的情绪十分消极。他在病房时而发火,时而沉默,脸色阴沉,郁郁寡欢。当家人安慰他时,他生气地说:“如果我不搭蒙特的车,就不会出车祸,也就不会躺在这里!我真是不幸!”

在生活中,在碰到负面事件的时候,人们最容易产生类似于银牌选手的上行假设,就像蒙特的这位朋友。他们常常会设想事情本来可以做得更好一些,现在却出现了不能接受的结果。“我真没用!”情绪顿时低落下来,从而变得消极和悲观。

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就必须向蒙特学习,多进行下行假设,可以设想:事情要是做得稍微差一点那就糟了。在面对难度很大的问题时,下行假设能够帮助我们疏导糟糕的心情,维持身心的平衡,不至于因为突如其来的失败而情绪失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