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上面刻的文字,居然和自己在梦中看到的完全一样。看来,这真是王越要把宝剑送给自己,这把剑他没有拒绝的理由。
收下了这把剑,似乎也就意味着年轻的工部实习生王守仁,将要走上他的前辈王越曾经走过的道路。
第二年,王守仁实习期满,不过他没有留在工部,而是被分配到了刑部云南清吏司担任六品主事。不过,这个岗位不需要他去昆明上班,而是留在京城,做整理卷宗文书一类的工作,也没有什么难度,对于王守仁来说,工作相当轻松,也不需要加班。这使得他有更多时间,继续阅读和领悟自己最喜欢的那些兵书阵法。
具体事务难做,空谈道理容易。今天的企业领袖,最受不了新来的大学生谈企业战略,因为那是空谈;过去的皇帝和阁老,也对新进官场的年轻人上治国的奏疏感到荒唐,认为这不过是纸上谈兵。虽然孝宗皇帝精心打造自己的开明形象,经常鼓励大臣上书言事,但官场的老油条们都知道,这不过是皇帝摆个亲民的pose而已,认真,你就输了!
刚刚在工部担任见习职员的王守仁,按理说是不应该对国家大政方针建设说三道四的,但他却不甘寂寞,洋洋洒洒地写下了《陈言边务疏》。
当然,在文章的开头,他还是很有分寸地先谦虚了一下,证明自己不是书呆子,还知道职场中的高低贵贱:新进小臣,何敢僭闻其事,以干出位之诛?至于军情之利害,事机之得失,苟有所见,是固刍荛之所可进,卒伍之所得言者也,臣亦何为而不可之有?
随后,他就迫不急待地提出了自己的八大主张:
一曰蓄材以备急;二曰舍短以用长;三曰简师以省费;四曰屯田以足食;五曰行法以振威;六曰敷恩以激怒;七曰捐小以全大;八曰严守以乘弊。
这八大主张,严格说来都是泛泛之言,流于空谈,缺少精辟独到的见解。如果十六岁的孩子写出来,当然还会让人小小吃惊,作为已经年近三十的成年人,就显得不怎么高明了。自以为见解独特,说的不过是别人早就熟悉的东西。当然,这至少体现了王守仁为国分忧、不愿虚度年华的责任感。同样,以他工部小吏的卑微身份,这份上书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到达孝宗的办公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