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正规学习只有十来年,由于是自觉的学习,效果要好得多,并且能持续一辈子,原因就是没有丝毫的强迫,完全是自觉的行为,这一点很关键。
毛麓钟把毛泽东读书的目的有意引向了为整个毛氏家族而努力,而不是仅仅顾及自己和自己的小家庭,这对毛泽东的人生观有着重大的影响,这是一个引子,也是一个方向,随着毛泽东眼界和心劲能力的增加,毛泽东的胸怀越来越开阔,最终毛泽东将奋斗的目的与目标光大到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上来。
毛麓钟花费心血,悉心指导毛泽东阅读了大量古籍,给他点读历代名家传世之作。而读史必读的《史记》《资治通鉴》和《贞观政要》等书,则给予细心的讲解。这些书毛泽东一辈子到底读了多少遍无法知道,但没有人能够否认他在书写历史的同时,历史也在他心中。
毛麓钟酷爱历代著名诗词辞赋,尤其喜爱宋词元曲。他的这一爱好,自然感染了他的学生,毛麓钟见毛泽东对诗歌辞赋产生了极大兴趣,便悉心地教他朗读、背诵,同时教他习诗作赋,毛泽东后来和陈毅讨论诗词的时候谦虚地说自己对词稍稍了解一些,显然来自这一导师的传授。
在这样一个良师的栽培下,毛泽东在1910年写下了一首《咏蛙》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从中就能看出来毛泽东已窥出诗词曲赋的门径,登堂入室了,作为诗人的毛泽东显然得益于毛麓钟的教诲。从“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做声”之句中是不是已经能够感觉到那种王者之气了呢?
做诗人需要有天才,所以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现代教育设立无数个专业,但没有教人做诗人的专业,除了作诗,还有更重要的事物需要毛泽东学习。毛麓钟不是一个简单的教书先生,他是一个真正闯荡过一番的能人,他有着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可以教授给毛泽东。毛麓钟最主要的影响力是教导毛泽东读书的目的,他常向他的这个弟子讲述古人读千卷书、行万里路,灌输学以致用的道理。
我们常说,学习目的要明确,小时候的评语中最常见的就是某某某同学学习目的明确,当然这是夸你呢,只有老师认可的好学生才会获得这样的评语,可惜的是用得太泛泛了,最终谁也不知道这是什么意思。尤其是小学生,能有几个学习目的是为了某种崇高呢?一些孩子学习目的是为家长,原因就是孩子直接的观感就是屁股后面站着督战队般的家长,其实这是最糟糕的,好一点的是为了自己,这一层次就叫懂事了,更好的则是为了较大的群体,这一层就是明理了,较为高尚的目的是值得赞赏的,就已经达到了英才一级了。当然过犹不及,例如有一个阶段曾号称读书是为了全人类,这就太虚幻了,也就不真实了,因为人类社会有一个大关尚未突破,那就是每个人都是社会的,都是民族的一分子,超越它难度太大了。当然学习目的明确,和能否实现不是一回事情,但没有较为积极的、较为正确的读书目的而读书有成的几乎没有,最著名的例子有周恩来的“为中华崛起而读书”,这是极为了不起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