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知识、金钱、武力(6)

为什么是毛泽东 作者:任志刚


张敬尧溜走了,毛泽东回到长沙,当上了第一师范附属小学的主事(校长),这一提拔来自他一个老师的赏识。他的名气、他的才能已经开始被社会某些具有慧眼的人认可和接受。

回到长沙,毛泽东就着手办两件事,一件是他把眼光转向俄国,劝何叔衡留俄,准备组织“留俄队”;第二件事,就是创办文化书社。

我们先说第二件事。一般人关注毛泽东的文治武功,很少有人知道毛泽东是经过商的。他的经商就是办文化书社,采取的是股份制,由于他的名气很大,参股的人也是颇有名气和实力的人物,毛泽东要是不选择革命,也是能活得不错的,鲁迅先生就是例子。鲁迅先生逮谁骂谁,按理来讲生活应当是没有保障的,但鲁迅依然敢于辞掉大学教授的职位,照样能活,就是有才,饿不着。但毛泽东最终放弃了经商,做个文化商人不是他的目标。

回到湖南的毛泽东做了一件影响深远的事情,他筹组了湖南俄罗斯研究会,先后介绍了刘少奇、任弼时、萧劲光等进步青年赴俄国留学。这时我们会惊讶地发现,共产党的几大派别中,都有毛泽东的同学或学生。他的同学公认毛泽东为领袖。

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与上面提到的诸位留苏学生有着师生关系。刘少奇比毛泽东小着五岁,任弼时、萧劲光则比毛泽东小着十几岁。

与苏俄的关系,是毛泽东书写的历史中最叫人迷惑的一段,其中充满了矛盾。

打开尘封的历史,掸去掩住真相的灰土,就会发现俄国熊对我们伤害最大,但要想讨回我们的利益,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简单地喊打喊杀就能解决的,它需要忍耐妥协甚至某种程度上的合作,这最能考验中国领袖的智慧和执政能力。

现在的毛泽东尚不是中国的领袖,他要做的是借助外力,哪怕这种外力是来自俄国人,组织自己人留苏未来将给他带来相当的力量。

组织了一帮子学友留苏,毛泽东自己依然待在湖南做另外一个尝试:湖南自治运动。

10月10日,毛泽东组织长沙近两万群众冒着大雨上街游行,谭延闿接下了《请愿书》,却在事后对所提各项要求断然拒绝。11月下旬取谭而代为湘军总司令的赵恒惕,则将威胁指向这场运动的关键人物毛泽东,一场以和平请愿方式进行的近乎与虎谋皮的自治运动,也从此一蹶不振,不了了之。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