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日凌晨2时,毛泽东电召东北军区司令员兼政委高岗来京商量朝鲜局势,并下令边防军随时待命出动。下午,毛泽东在颐年堂紧急召集中央书记处会议研究抗美援朝问题。
接下来,是一次次的开会、讨论。
直到19日,近20天时间,中国才正式作出了出兵的决策。
那时毛泽东主席可谓从谏如流。为了让大家畅所欲言,有几次重要的讨论会议,他都不让留会议记录。
开始的两次会上,主战的是少数派,绝大多数主和,表示了对出兵的担忧。
时任解放军代总参谋长的聂荣臻回忆:“大家发言的倾向是:‘不到万不得已的时候,最好不打这一仗。’”
理由大致如下:国内战争还没有完全结束,台湾还没有解放,美国又这么强。
天才军事家林彪作了入情入理的分析发言。据军事秘书雷英夫回忆:会前,林彪曾委托军委炮兵第一副司令员万毅搜集美军的装备资料。10月6日,在居仁堂召开的军委常委会议上,林彪说,为了拯救一个几百万人口的朝鲜,而打烂一个5亿人口的中国,有点划不来。他若有所思地说:“我军打蒋介石国民党军队,是有把握的;但能否打得过美军,还很难说。”
他的理由是:美国佬有庞大的陆海空军,我们根本没法比;美国有太雄厚的工业基础,大炮、坦克、飞机几乎数不胜数;尤其是,美国有原子弹,把它逼急了,给我们扔两颗原子弹,我们这点家底就玩完了。因此林彪认为,即使出兵,也要“出而不战”,屯兵于朝鲜北部,看形势的发展,能不打就不打,这是上策。
这里,不能因为林彪后来的行为,而说他害怕美帝国主义,其实,参加会议的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陈云、高岗、张闻天、李富春、邓小平等,几乎都持有与林彪相似的认识。
大家发言时,毛泽东几乎一言不发,非常认真地听着。
在作总结发言时,他肯定地说:“你们说得都有道理。”
但毛泽东就是毛泽东,他会听别人将道理摆清楚,但绝不从众。他思来想去,判断得失。
据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回忆,为作出抗美援朝这一惊天决策,毛泽东几乎一夜没睡,围着门前的一棵大树溜达了多半夜。
第二天,树下烟头遍地。
这一地的烟头,值几千个亿人民币都不止。
起初,只有毛泽东主席认为该打。后来,周恩来总理也倾向于打。再后来,策略大师毛泽东看多数同志还不同意打,他不想强拧,就“搬兵”,让邓小平用专机把在西北主政的彭德怀速速接来北京。
他了解自己的彭大将军:“猛张飞”绝对想打。
结果,彭老总听了半天会后,就放上了“炮”。他提出:这场仗不但该打,而且必须打,一定要打,打不赢也得打。
他一放“炮”,再加上毛泽东明确支持,这样,大多数人也就被说服同意了。
一个想都不敢想的惊天动地的决策,就这样被作出来了。
的确,仗打了一段时间,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联合国军司令官麦克阿瑟,仍然不相信中国会出兵与美国交手。
即使有极个别了解毛泽东、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美国人,诸如斯诺,提出毛泽东会出兵,也被美国政府看作是受了红色蛊惑,瞎咋呼,根本不采信。
从当时客观情况来看,出兵朝鲜,的确是一个得失参半的决策。只是从结果倒推,看中国打胜了,人们就说,还是主席决策正确。